1955年,新中国对军区体制进行重大调整,撤销了成立初期的六大军区,重新划设为12个大军区;1956年,为强化东南沿海防务、应对台海局势,增设福州军区,由此形成13个大军区的格局,这一时期的军区设置更注重按战略方向细化职能分工。 军区构成、首任司令员与核心调整 12个大军区及首任司令员分别为: 沈阳军区:邓华 北京军区:杨成武 -济南军区:杨得志 -南京军区:许世友 广州军区:黄永胜 -武汉军区:陈再道 -成都军区:贺炳炎 昆明军区:谢富治 兰州军区:张达志 新疆军区:王恩茂 内蒙古军区:乌兰夫 西藏军区:张国华 1956年新增福州军区,首任司令员为叶飞,其设立具有明确针对性,专为应对台海局势而设,凸显了当时东南沿海的战略重要性。 1967年,内蒙古军区降为省级军区;1968年,西藏军区并入成都军区,经过这两次调整,13个大军区最终精简为11个大军区,使指挥体系更趋集中高效。 这一时期,许多将领在军区长期任职,如许世友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8年,杨得志在济南军区任职20年,稳定的指挥团队为军区职能的发挥提供了保障。 总体而言,十二/十三大军区时期实现了国防防御布局的精细化,各军区按战略方向明确分工,增强了应对不同区域安全威胁的能力。但同时,随着军区数量增加,也逐渐出现了机构重叠、资源分散等问题,为后续的军区体制改革埋下了伏笔。
1955年,新中国对军区体制进行重大调整,撤销了成立初期的六大军区,重新划设为1
博文忆览说
2025-08-21 07:01:16
0
阅读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