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的情况下,如果还有企业买H20芯片,确实有点头脑不清醒。据“玉渊潭天”援引外

赵财苗 2025-08-17 21:19:44

这样的情况下,如果还有企业买H20芯片,确实有点头脑不清醒。据“玉渊潭天”援引外媒消息报道,美国政府为了应对包含先进芯片的设备或产品被转运到中国的情况,在一些产品中植入了位置追踪器。可以确信的是,H20芯片肯定被植入了“后门”。 要知道,“玉渊潭天”可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官方新媒体公众号,拿到的都是最贴近权威、最代表意志的消息。中国企业无论是从政治上、经济上,还是安全都要高度重视,千万别让美国的阉割版芯片成为国家安全的不安全“后门”。 虽然英伟达站出来否认和澄清,但大家觉得这可信吗?看看他们在特朗普面前瑟瑟发抖的样子,我很难想象他们敢违背美国政府的意志,不在芯片中装“后门”。到了今天,我们一些人也别给我科普美国是法治国家了,哪凉快哪待着吧。 芯片里的“后门”,从来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桥段。2013年斯诺登曝光的“棱镜计划”里,美国情报机构就是通过思科设备的隐秘接口,监控全球网络数据。那时候多少企业拍着胸脯说“技术中立”,结果呢?思科的路由器里藏着的监听模块,比说明书上的功能还多。 英伟达的否认,听着像那么回事。可看看他们去年怎么对待中国市场的——一边推出所谓“特供版”H100,偷偷阉割算力;一边又在华盛顿的听证会上保证“绝不让先进芯片流入中国”。这种左手递糖右手挥棒的操作,说白了就是看美国政府的脸色行事。真要是白宫下了命令,别说装个追踪器,就算要求在芯片里留个数据传输的“暗门”,他们敢说不? 更值得琢磨的是“位置追踪器”这回事。先进芯片大多用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中心这些关键领域,一旦被实时定位,相当于把咱们的算力布局、数据节点赤裸裸地展现在别人面前。就像家里装了个看不见的摄像头,你在客厅用电脑处理什么文件,人家在千里之外看得一清二楚。企业买芯片图的是效率,可要是连自家核心数据的安全都保不住,赚再多钱又有什么用? 有人说“技术无国界”,这话放在十年前或许还有人信。现在美国连荷兰ASML的光刻机都逼着断供,连中国留学生学个芯片设计都要被盘问,还谈什么无国界?那些整天念叨“美国法治”的,怕是忘了孟晚舟事件——就因为用了美元结算,华为高管能被无理扣押三年。在国家利益面前,所谓的“法治”不过是块遮羞布,谁当真谁吃亏。 中国企业这些年在芯片自主上花的力气,大家有目共睹。华为海思从被断供时的“备胎转正”,到现在能拿出全栈自研的芯片方案;中芯国际的14纳米工艺量产,虽然离最先进还有差距,但至少把命门攥在了自己手里。这些突破告诉我们,与其指望别人手下留情,不如自己把技术门槛踏平。 买不买H20芯片,表面看是商业选择,实际上是安全考题。企业的账本上不能只算经济账,更得算国家安全账。毕竟,一旦因为一块芯片让核心数据泄了密,丢的可不止是订单,还有整个行业的竞争力。这时候还抱着侥幸心理,那不是头脑不清醒,是拿企业的未来和国家的安全开玩笑。

0 阅读:8

猜你喜欢

赵财苗

赵财苗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