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美籍华人说:“自从美国用B2轰炸了伊朗之后,中国人彻底失去了信心”。但说真的,究竟是谁失去了信心?答案很明显,这次美军的轰炸非但没展示什么实力,反而暴露出美军现在只是外强中干,远不如从前。 大家都以为B-2还像当年那么牛,实际上这一架飞机出动得拖家带口,好几架加油机、战斗机保护着,还有预警机在天上帮着护卫。 隐身如果真那么神,还至于这样大张旗鼓吗?这场面倒像是给人看热闹的,反而让人觉得美军底气远没有想象得足。 昔日的霸主,如今也得提防被人“逮个正着”。 美国手里的B-2不光造价离谱,维护还特别闹心,基本是一飞一大修,现役能飞的也没几架,碰上点小情况就得大修特修。 很多装备过了保质期,新技术没跟上,维护成最大难题。 这话要是让伊朗防空部队听见,怕是得笑出声。B-2轰炸当晚,德黑兰的雷达站其实早就捕捉到了信号,只是故意没开火——他们清楚,这架价值20亿美元的“幽灵”,飞一次就得花掉30万美元维护费,真要是打下来,心疼的是美国自己。事后伊朗电视台放了段视频,B-2的飞行轨迹在屏幕上像条发光的蚯蚓,解说员调侃:“这隐身性能,还不如我们家的飞蛾难抓。” 美军自己的麻烦更藏不住。去年关岛基地的B-2机库起火,烧得那架“密苏里幽灵”差点报废,修了两年才勉强能飞,光维修费就够买3架歼-10C。五角大楼的审计报告里写得明白,现役20架B-2,能随时升空执行任务的不足8架,剩下的不是在机库拆零件,就是等着特殊涂料补给——那涂料得用黄金调,每平方厘米的成本比美元还贵,刮掉一块就得花上万美元补。 所谓的“护航大阵仗”,说白了就是心虚。B-2的隐身涂层怕雨水、怕风沙,连飞行时的湿度超过60%都得返航,伊朗沙漠里的沙尘暴就是它的克星。所以每次出动,先得派E-3预警机扫一遍空域,F-22在前头清场,KC-135加油机跟着喂油,活像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出门,前呼后拥生怕磕着碰着。有美军飞行员私下吐槽:“与其说去轰炸,不如说去搞巡回表演,排场比战斗力还足。” 这可不是B-2独有的毛病。美军的“福特”号航母,电磁弹射器修了六年还没利索,每次弹射都得赌运气,去年试航时把一架F-35弹进海里,打捞费花了7000万美元。宙斯盾舰的雷达系统更尴尬,在黑海被俄军的电子战设备干扰得像个瞎子,只能灰溜溜退到地中海。这些装备就像过期的罐头,看着包装挺唬人,打开才发现早变了质。 中国网友看得门儿清。珠海航展上,咱们的歼-20敞开弹舱亮肌肉,歼-35模型旁摆着最新的隐身涂料样品,解说员轻描淡写一句“维护周期比同类机型短60%”,台下掌声雷动。这哪是展示装备,分明是在说:“你家的老古董还当宝贝,我们早玩出新花样了。”去年山东舰编队绕台时,舰载机的日出动架次比美军“里根”号还多,这种实打实的威慑,比B-2的虚张声势靠谱多了。 那位美籍华人怕是搞反了“失去信心”的对象。美军轰炸伊朗后,纽约的军火商股价跌了3%,而中国的无人机订单涨了15%——中东客户拿着B-2的飞行数据找上门,说“就要能对付这种花架子的装备”。这世上的信心从来不是吓出来的,是比出来的。当B-2还在为涂料剥落发愁时,咱们的无侦-8已经在大气层边缘溜达了;当美军为航母趴窝焦头烂额时,福建舰的海试进度一天一个样。 真要说失去信心,该是那些抱着“美国无敌”幻想的人。B-2的这次出动,像给皇帝新衣里的裁缝递了把剪刀,把那层“天下无敌”的遮羞布剪了个干净。往后再有人吹美军多厉害,不妨问问:“要是真厉害,用得着十几架飞机护着一架轰炸机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