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4年,通房丫李氏,站着侍奉丈夫与正妻长达33年。这日,她正在盛饭。谁知,管

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-08-12 18:15:44

1904年,通房丫李氏,站着侍奉丈夫与正妻长达33年。这日,她正在盛饭。谁知,管家突然冲进来高喊一声,闻言,她手一歪,啪地一声碗摔在地面碎了一地。正妻刚打算开口斥责,丈夫却开怀大笑。 主要信源:(《湖南通志》;《民国人物大传》;新湖南客户端——谭延闿不纳妾不续弦的婚姻观) 李氏是谭钟麟府中的一个通房丫环,从1871年冬天来到谭家,到1904年已经三十三年了。 在这漫长岁月里,她每天的工作就是伺候主人一家吃饭,从早上天不亮就开始忙活,做饭、清扫、洗衣,事无巨细都要管。 但最让李氏心寒的是,每次吃饭的时候,别人都坐着吃,她却得站在角落添汤添饭。 就算脚站麻木了也不敢吭声,心里那股委屈像冰块一样越积越厚。 她的地位比正妻、妾室都低,连家里的少爷小姐都不如,仿佛天生就该当背景板。 这一切,都是因为多年前那个冬天。 那会儿她家乡穷得揭不开锅,大雪封山,家里破屋透风,父母愁眉苦脸。 城里来了个商人,给点银子就说把她卖到大户人家当丫环。 父母没得选,只能点头。 她被带到谭府时,冷风刺骨,门前石狮子张牙舞爪,她被直接塞到偏僻院子。 那时她才十几岁,日子就定下了调。 干最脏的活,拿最少的赏,心里再难受也得硬撑。 日子一天天熬,九年后,李氏怀上了孩子。 那是在个寒夜里,雪还下着,她肚子疼得直冒汗,知道要生了,赶紧找主人。 可人家不在乎通房丫鬟生孩子这种小事,她只好自己摸黑回屋。 那晚疼得撕心裂肺,后背像被刀割,她死命抓着床单撑到天亮,生下了个男婴,就是后来的谭延闿。 孩子落地没改变啥,李氏照样干她的活,该伺候的伺候,该站着的站着,夜里抽空喂孩子哄睡。 但谭延闿这娃让她燃起了点希望。 她没念过书,字都不识几个,可她懂。 儿子想出头,就得读书识字。 每晚上忙完活,点着油灯那点光亮,她翻出府里旧书,照着笔画描摹,再一遍遍念给儿子听。 旁人夜里闲聊取乐时,她在角落里拼了命地教娃儿那些“之乎者也”。 看她儿子小脑袋一点一点跟着念,李氏心里才暖和些,觉得受的苦值了。 儿子一天天长大,李氏身份照旧卑微。 每顿饭菜上桌,她得站着添汤,别人坐着吃喝闲聊,仿佛她是个活摆设。 谭延闿小时候不懂事,但越长大越看得明白。 瞅见母亲站在那儿低头候着,他难受得不行,憋着劲儿要争一口气,于是玩命念书。 字越写越端正,文章背得滚瓜烂熟,府里慢慢有夸他的声音。 谭钟麟虽然没正眼瞧过李氏,但对这聪明儿子倒是留意起来。 李氏听说儿子被夸,夜里教得更带劲了。 她明白:儿子出息,自己才有机会翻身。 就这么一点点熬,十年二十年过去了,谭延闿一路从学堂考到京城。 1904年早春,谭府上下忽然张灯结彩,院里挂满红绸布,仆人们来回奔走,个个眉开眼笑。 消息传开:谭延闿中了头名,是湖南几十年没出过的大荣耀。 院里摆开酒席,正妻和亲戚们坐好,李氏还像往常一样端着汤碗站角落,心里早飞出门外等儿子。 突然一声喊:“少爷中了!” 她一愣,碗“啪”地摔地上碎成八瓣,汤水溅了一地。 桌上人齐刷刷看过来,正妻脸一拉要骂。 可谭钟麟放下筷子“噗嗤”笑了,开口一句:“你快坐下,一起吃饭。” 李氏听懵了。 三十三年啊,她从没想过能坐这张桌子。 手抖着不敢动,又听主人催一遍:“坐下!” 她才挪到桌尾坐下,屁股挨着半边椅子,生怕谁说不。 没人吱声,没人拦,连正妻也只哼了声憋回去了。 头一回坐在她站过的位置,头一回像个正主儿享受饭菜,那滋味比啥都暖。 过了会儿儿子进来,穿着考试那身袍子,进门就喊“娘”。 李氏起身,泪在眼眶打转没掉,说了句“回来就好”。 饭她吃得慢,嚼得仔细,再不是伺候人的通房丫环,是状元生母。 儿子给她的,不是施舍的恩情,是争来的尊严。 这顿晚来的饭,咽下的是三十二年的苦,换来的是真真正正抬头的底气。 对此您怎么看呢?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,感谢您的强烈支持!

0 阅读:231

评论列表

出淤泥而不染

出淤泥而不染

3
2025-08-12 18:50

"她的地位比正妻、妾室都低,连家里的少爷小姐都不如"这不是废话吗?一个通房Y环怎么和少爷、小姐比短长!

用户18xxx42

用户18xxx42

1
2025-08-13 15:15

既然都看不上她,为什么老爷还要跟她觉生孩子

猜你喜欢

雕塑艺术之魅力

雕塑艺术之魅力

雕塑艺术之魅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