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方反复提醒,普京却对特朗普连退两步,结果不到48小时,乌克兰强硬拒绝、欧洲群起

养狗的一天 2025-08-12 17:53:15

中方反复提醒,普京却对特朗普连退两步,结果不到48小时,乌克兰强硬拒绝、欧洲群起围攻,阿拉斯加峰会还没开,局势就已翻车! 为了即将到来的阿拉斯加峰会,普京主动在外交和军事上做出让步,原以为可以换来局势的缓和,结果不到48小时,乌克兰和欧洲就给了他两记响亮的耳光。 中方早在会前就委婉提醒他“复杂局势没有简单解法”,但普京显然还是赌了一把,没想到局势比想象中更复杂。 这场峰会定在8月15日,地点选在阿拉斯加,看似只是地理上的折中,其实象征意义不小。 沙俄当年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,如今俄美元首在这里见面,既满足了美方“在本土谈”的政治需求,又给了俄方一点面子。 对普京来说,这样的安排已经是破例。俄罗斯几十年来坚持元首会谈要在第三国举行,这次却主动打破惯例,说明他确实有所图。 更重要的是,普京不仅愿意见特朗普,还在军事上按下暂停键。 8月初开始,俄军突然停止对乌克兰本土的导弹袭击,尤其是针对乌基础设施的打击,这在过去几个月几乎没发生过。很明显,这是在给美国递“橄榄枝”。 与此同时,俄方还调整了谈判策略。过去普京坚持要乌克兰立即承认克里米亚及四州归属俄罗斯,而现在提出“分阶段解决”,要求乌军先撤出顿巴斯,其他地区主权问题留待后续谈判。 表面看是暂缓施压,但核心诉求未变。对于一个战争打了三年、伤亡惨重的国家来说,这种姿态已是罕见。 俄军主力集结在顿巴斯,普京想保住这里,是为了稳住军心、控制资源,也为国内争取喘息时间。 但普京显然没意识到,这样的策略调整并不会让对手感激,反而让他们看到了软肋。 中方在会前的提醒点明了局势复杂性:俄乌问题不是靠一两次峰会就能解决的,如果一味配合美方节奏,反而容易掉入陷阱。结果,话音未落,坏消息就接踵而至。 首先是乌克兰的强硬表态。8月10日,泽连斯基在深夜发表全国讲话,明确表示乌克兰不会割让任何领土。 他说,宪法明确禁止领土变更,哪怕是战争期间,也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“领土交换”。这等于是直接否定了美俄设想的“以地换和”方案。 更关键的是,泽连斯基还在24小时内密集通话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和欧盟高层,要求欧洲必须介入谈判,不能让乌克兰被单独摆上谈判桌。 紧接着,欧洲也坐不住了。德、法、英等六国突然发表联合声明,反对美俄私下达成协议,强调欧洲安全不能被边缘化。 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可能向乌克兰派遣“欧盟维和部队”,德国则紧急批准对乌30亿欧元军售援助。这些动作摆明了态度:你们谈你们的,我们不认。 这两记回击,让普京陷入被动。原本指望靠让步换来停火,结果不仅乌克兰不买账,连欧洲也跳出来抢话语权。 特朗普原本想借这场峰会捞一笔政治红利,现在反而陷入了多方拉扯的局面。 普京为何会突然示弱?背后是多重压力在逼迫他。俄经济这几个月明显吃紧,卢布汇率跌破1:120,能源出口也遭遇瓶颈。 对印出口下降,对中出口增速放缓,财政收入靠动用国家财富基金维持。国内情况也不妙,鸡蛋价格暴涨,士兵欠薪,街头抗议此起彼伏。 军事上,乌克兰的无人机战术让俄军伤亡大增,7月一个月死了五千多人。为了突破乌军防线,俄军已经动用了FAB-3000这种大炸弹,但收效甚微。 前线士兵士气低落,家属抗议不断。普京清楚,战争再拖下去,连最基本的统治稳定都会受到冲击。 所以他需要一个台阶,而特朗普给了他这个机会。对特朗普来说,这场峰会是他向选民展示“外交能力”的绝佳舞台。 美国国内对援乌的不满日益增加,军援成本高企,他急需一个“停火协议”来证明自己能解决问题。 但特朗普的算盘很精:俄罗斯退让,美国主导谈判,欧洲出钱重建,乌克兰被迫接受现实。最后,他还能顺势冲击诺贝尔和平奖。 可惜这个剧本太理想化。乌克兰不愿当牺牲品,欧洲不甘心被边缘化,甚至连中方也看透了其中的算计。 特朗普想当导演,各方却纷纷抢戏。现在这场“和平秀”还没开演,台下已经打成一团。 更现实的问题是,就算俄美真谈成了协议,乌克兰会执行吗?宪法在那摆着,泽连斯基本人也不可能冒着政治风险签署任何“割地文书”。 哪怕签了,议会也不会批准。欧洲更不会轻易接受一个把自己排除在外的安排。德法早就担心美俄私下交易会损害自身利益,现在直接表态反对,完全是预案中的反应。 普京此时恐怕已经意识到,自己退得越多,反而越被动。中方的提醒并非反对和平,而是强调“和平需要实力支撑”。尤其是特朗普这样的人,今天说要和谈,明天就能翻脸。 接下来的十天,将决定这场峰会是一次真正的外交转折,还是又一场被历史嘲笑的“纸面妥协”。 普京想要达成一个“冻结冲突”的结果,但显然对手们并不准备让他如愿。 参考信源:特朗普称美俄将进行“试探性会晤”,谈判前暴露哪些分歧?——海报新闻 #MCN双量进阶计划#

0 阅读:103

猜你喜欢

养狗的一天

养狗的一天

喜欢狗狗的请关注我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