菲律宾在黄岩岛又闹事儿了,35艘船叫嚣挑衅,主力舰艇多为日本造,但吨位远超此前描述。美舰连露脸都没资格。中方亮出052D驱逐舰,强硬反制,菲方全线溃退! 8月11日一早,菲方组织了35艘各类船只,从东北、正东和南部三路向黄岩岛逼近,嘴上说是执行所谓的“新英雄渔民自助计划”,实际上就是打着补给的幌子,想强行突破中国的管控线。 说穿了,还是那套老把戏:拿渔船做掩护,公务船打头阵,后方有美军P-8A反潜巡逻机在300海里外监视,意图十分明显:制造摩擦,挑起事端,借机炒作。 但这次不一样。中国早就预判到了动向,海警部门迅速部署了12艘执法船,高密度封锁关键水道,甚至首次在黄岩岛附近摆出052D型导弹驱逐舰。 这可是7500吨的战舰,不是普通海警船能比的角色。052D通过高速逼近,和雷达锁定形成物理压迫,南海风向立马转了,菲方的队形顿时乱了节奏。 有意思的是,这次冲在最前面的,是日本建造的9700吨级“特蕾莎·马格巴努阿号”和4400吨级“苏禄安”号等主力巡逻舰。 这些船只虽由日本援助,但吨位和火力显著提升。菲方确实使用了多艘日本提供的巡逻艇,但小型船只因吨位小、抗撞性差,被中方逼退后仅作为辅助力量。 更大的船如“特蕾莎·马格巴努阿级”巡逻舰吨位超过4400吨,外形看起来像模像样,装备了卫星通信系统和夜视设备,舰首还特别加固,说是专门为撞击场面准备的。 但这船再大,也不过是海警装备的一部分。真正能打的美制汉密尔顿级巡逻舰,菲律宾人压根没敢拿出来。不是不想用,是根本用不了。 汉密尔顿级是冷战时期的产物,舰龄超过50年,系统老化、故障率高,早就被美国人淘汰了。美国把它送给菲律宾,纯属是清库存,象征意义大于实战价值。 这些船虽然装了76毫米舰炮,但基本是“看得见,打不着”,打黄岩岛这种高强度对峙,根本派不上用场。 结果是,菲律宾靠日本人的大型巡逻舰打头阵,美国的船反而靠边站,南海这出戏,主角换了人。 但这背后,绝不仅仅是装备问题,而是赤裸裸的地缘政治角力。菲律宾表面上是主角,实际不过是道具。日本想冲破和平宪法的限制,菲律宾就成了它的跳板。 4月,日本和菲律宾签署了《互惠准入协定》,允许两国军队互访、共享基地、联合演训。6月的三国联合军演中,还专门安排了“模拟两船相撞”的课目,连碰瓷剧本都提前排练好了。 这次黄岩岛事件,菲律宾基本照着剧本来。但问题是,演技太浮夸,漏洞百出。 他们口口声声说是给渔船补给,可所谓的“补给对象”——LM-1024号渔船,虽未直接证实其位置,但菲船甲板上装的不是粮食不是油,而是一堆钢筋水泥,怎么看都像是要去给坐滩舰加固用的。 更讽刺的是,美军仅派出P-8A反潜巡逻机在300海里外监视,未进入对峙核心区,全程监控、随时准备“定点放大”冲突画面,用来为接下来的外交战和舆论战做准备。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应对能力。面对这场表演,中方没有中招,而是精准反制,既不让局势升级,又牢牢守住底线。 黄岩岛周边海域,中方早就布置好了“铁壁合围”的三层响应机制。 外围是大型海警执法船,专门拦截菲律宾公务船;中圈是高速机动船只,专门截击渔船和小艇;最内圈则是无人机全天候监控,实时回传图像和数据。 此外,052D驱逐舰的出现,不只是震慑那么简单,它通过雷达锁定和近距离压迫,直接瓦解了菲方编队的行动协同。 更不用说,中方还动用了数字孪生系统,提前模拟了上千种冲突场景,早就把菲律宾的套路摸了个透。 菲律宾这次不仅没讨到便宜,反而把自己的底裤都暴露了。日本给的船吨位升级但实战能力不足,一遇到真家伙就怂了;美国给的船压根没敢上场。 至于他们自己,连一艘像样的主力舰都拿不出来,靠渔船掩护公务船、靠外援撑门面,说是“自助”,其实是“他助”。 马科斯政府一边在印度喊“台海冲突必将波及菲律宾”,一边在黄岩岛玩火试探,转头又说“中方误解了我们的意图”,这不是自相矛盾是什么? 菲律宾想玩双面人游戏,可惜这次连脸都保不住。他们以为可以借美国的势、用日本的船,在南海搞点小动作,结果发现,中国早已不是几年前那个忍气吞声的角色。 南海不是菲律宾的秀场,更不是美日的试验田。这片海域有规则、有历史、有铁证,不是谁喊得响就能改写的。 中国的态度很清楚:不挑事,但也绝不怕事;该管控的管控,该反制的反制,谁来碰瓷,谁就得付出代价。 菲律宾可以继续演,但观众已经开始散场,黄岩岛不欢迎挑衅,更不会容忍插旗。 参考信源:中国海警局:菲船只执意侵闯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 依法采取必要措施驱离——2025-08-11 16:53·光明网 #MCN双量进阶计划#
8月11号,小马科斯火速声明,菲律宾不想和中方打仗!在黄岩岛局势骤然吃紧之际
【11评论】【1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