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国老将魏犨在病危时,让儿子在他死后,把貌美的小妾陪葬。儿子嘴上答应,但后来不忍

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-08-12 11:10:30

晋国老将魏犨在病危时,让儿子在他死后,把貌美的小妾陪葬。儿子嘴上答应,但后来不忍心,将小妾改嫁……作为五贤臣之一,公元前656年,魏犨曾跟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他国,深受信任,怪不得后来有实力迎娶远近闻名的大美人。

晋国的动荡岁月里,许多英雄人物为保国家和家族荣耀立下赫赫战功,而在这些英雄中,魏犨的故事格外引人深思。

  魏犨一生屡战屡胜,尤其是在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,他始终不离不弃,帮助重耳度过种种艰难险阻,魏犨不单是一位英勇的将领,更是那个时代忠诚与勇敢的象征。

  在重耳恢复晋国大权后,魏犨也因此得到了晋国的重用,官职不断升迁,然而,年华渐老,魏犨的健康却日益衰退。  

到了晚年,魏犨饱受病痛的折磨,身心俱疲,他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,也在这一刻决定将自己的一部分家族责任交托给自己的儿子们。

  尤其是他的小妾祖姬,一个年轻貌美、聪明伶俐的女子,成为了魏犨临终时唯一的慰藉,魏犨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,便向长子魏颗和次子魏锜发出遗命:“我死后,祖姬陪葬。”  

这个要求虽然并不出奇,在当时的贵族阶层中,死后让小妾随葬并非罕见,然而这一命令却在魏家兄弟之间引发了激烈的冲突。  

魏锜不假思索,便表示会按父命行事,尽管父亲的要求让他心生不安,但魏颗却心有不忍,他想到年纪轻轻的祖姬,心生怜悯,觉得父亲在弥留之际已然神志不清,不应让她继续为父亲殉葬。

  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和深思熟虑,魏颗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他安排了一切,将祖姬送回娘家,并表示魏家感激她对魏犨的照顾,不忍让她继续遭受痛苦。

  虽然这样做违反了父亲的遗命,但魏颗认为,作为儿子,他应当尽力维护父亲的名誉,而非为了表面的孝顺犯下不公。  

魏颗的这一举动,尽管充满人性光辉,但却遭到了不少非议,很多人指责他,甚至有人向晋襄公上奏弹劾,然而,魏颗无动于衷,他的心中有一个信念:“如果为了虚名而害死一条人命,那我所得的‘孝子’之名又有何意义?”  

祖姬最终回到了郑国,改嫁他人,过上了安稳的生活,而魏颗的仁德也在民间流传开来,许多人赞叹他的宽厚与决断,认为他能够在父亲遗命与人道之间做出抉择,是真正的英雄。

  可这一事件也在魏颗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,每逢祭祀父亲时,他总是无法摆脱内心的愧疚,更重要的是,魏颗与魏锜的关系因此变得疏远,两兄弟的心结始终难以解开。  

时间流转,晋国与秦国在辅氏爆发了激烈的战斗,魏颗已经成为晋国的一员猛将,参与了多次战斗,在这场战争中,他的对手是秦国的名将杜回。

  杜回力大无穷,几乎无人能敌,晋军在他面前屡次落败,魏颗作为晋军的副将,也不得不亲自上阵与杜回一较高下。

  两人在战场上的较量,几乎让魏颗陷入了困境,但正当他感到万分焦虑时,突如其来的一幕却改变了战局。  

杜回的战马突然失去平衡,仿佛被什么东西缠住了,杜回的进攻节奏也因此受到了干扰,魏颗抓住这个机会,成功地将杜回制服。  

这一场战争,晋军得到了意外的胜利,然而,魏颗内心却百思不得其解,为什么杜回的马突然失控,他一夜未眠,回到营帐后便陷入沉思。

  就在这时,魏颗梦见了一个神秘的白发老者,这个老者自称是祖姬的父亲,感激魏颗当年救了祖姬一命,因此在此时特地来报恩,这一梦境让魏颗感慨万千,原来多年前的善行,竟然在这关键时刻得到了回报。

  这一事件传遍了晋国大营,许多士兵开始认为魏颗的胜利是他积德行善的结果,正如后来的成语“结草衔环”,魏颗因为自己曾为他人做过善事,而得到了天意的庇佑。

  魏颗从这件事中深刻地领悟到了一个道理,人生的真正意义,不在于单纯的名利,而在于对他人的善良与忠诚,这一刻,他终于释怀了曾经对父亲遗命的愧疚,内心也找到了久违的平静。     从一位忠诚的将领到晚年面对伦理的难题,他的一生充满了光辉与挣扎,尤其是他与祖姬的故事,既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价值观,又反映了个人道德的冲突与选择。  

0 阅读:66

评论列表

强扭的瓜就是甜

强扭的瓜就是甜

2
2025-08-12 12:03

编故事而已,就像“赵氏孤儿”一样,就是给篡位者道德上松绑

猜你喜欢

近史风云录本人

近史风云录本人

传播中华文化,建立民族自信,弘扬正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