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6年,钱学森分到了一辆蓝色轿车,全北京只有2辆,可聂帅得知后却勃然大怒:赶紧换掉! 当年钱学森在美国,一心想要回来为国家做贡献,结果直接被美国政府监控起来,设置重重障碍阻挠他回国。海军司令直接发话,他一个人抵得上千军万马,千万不能轻易放走。但钱学森回国之心从未动摇,即使被无理关押了整整5年,最后还是踏上了祖国的土地。 得知他被扣押的时候,周总理非常着急,生怕这位顶级人才出事,立刻以政府的名义和美国谈判,最后,我们以11个战俘作为条件,换回了归心似箭的钱学森。 回国后他就一头扎进了研究事业,有人问他,我们能不能有自己的导弹?这话放到现在,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能回答,能!但在当时的条件下,中国人能造出导弹才是天方夜谭,不是前途渺茫,而是毫无胜算。但钱学森硬气地回答,同样是人,我们当然可以! 此言一出,有人就暗中嘲笑钱学森是饱汉不知饿汉饥,根本没搞懂中国的实际情况,就在这里夸下海口,最后肯定会自己打脸。但钱学森从来不会吹牛,他说能行,那就肯定会做到。 50年代中期,他撰写了一份关于发展航天事业的计划,专门递交到了毛泽东手里,他认为,航天工业是现代国防的一把利剑,一定要重视起来。毛泽东看完他的计划非常认同,赞叹钱学森不仅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,还有着政治家的远见卓识,实在难得。 很快,第五研究院就应运而生,钱学森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因为他的提议,我们的航天事业才从梦想走入力量现实。 看到钱学森归国后带来的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,负责国家科技工作的聂帅十分欣慰。聂帅一直非常爱护知识分子和科学家,对钱学森他更是青睐有加。 因为资金匮乏,钱学森外出开会都要自己找车,他当时的身份非常重要,聂帅下令一定要保证他的用车。后来,单位专门给他配了一辆蓝色公务车。聂帅一看就生气了,这么显眼的一辆车,不是把钱学森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吗?他立刻让人换了一辆日常的黑色轿车。 当时的社会环境十分复杂,不少科学工作中掺杂了政治成分,科学家在研究中的主导地位也受到了影响。一次汇报情况时,聂帅察觉到一个情况,作为研究带头人的钱学森,发言时间非常短,很多内容都没能展开说。 当时的副院长叫王铮,他是军人出身,掌握的话语权很大。察觉到不对劲的聂帅,私底下约谈了王铮,向他语重心长地讲述了科学研究中专业人才的重要性。末了,他拍了拍王铮的肩膀,很坦诚地说,你干革命多年,应该更懂得大局为重。 王铮并不是贪图权势的人,聂帅的一番点拨让他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,主动把领导权还给了钱学森。五院的研究工作,又重新走上了正轨。 除了内部的各种不利因素,钱学森的研究工作还有面对外部的压力。当时中苏关系尚未破裂,我们从苏联那里取得了一张珍贵的导弹设计图,但其中的关键数据却还在苏联人手里,哪怕我们磨破了嘴皮子,苏联都不肯透露一点。 没办法,钱学森发挥起了科学家自己更生的本色,你不给我们就自己研究。他带着研究人员不眠不休地泡在研究室,废寝忘食地测试数据。终于,我们在苏联那份语焉不详的图纸都基础上,成功研发出了东风一号导弹。不仅生产出来还发射升空了。 其实最初的时候钱学森心里也没底,他找到聂帅交说了真心话,自己不能保证能发射成功。但聂帅对他充满信心,微笑着朝他点点头,这个举动给了钱学森很大的鼓励。聂帅安慰他说,就算是失败了也没什么好自责的,成功哪有那么容易? 当时的研究环境非常恶劣,科学家们的个人生活非常困难,连钱学森这样的领头人平常也是省吃俭用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到后来最苦难的时期,钱学森甚至要饿着肚子搞研究,一个个面黄肌瘦,走路都没力气了。 聂帅看到这副场景,心里很不是滋味,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。科学家就是靠脑子工作,天天这么饿着,营养不良,别说研究了,连基本的健康都无法保证。 但那时候国家是真的穷,聂帅就自掏腰包,给钱学森他们开小灶。他还给周总理写了申请,希望动员干部进行募捐,一定不能饿着科学家。在聂帅和广大干部官兵的努力下,科学家的吃饭问题终于解决了。
1956年,钱学森分到了一辆蓝色轿车,全北京只有2辆,可聂帅得知后却勃然大怒:赶
墟史往事
2025-08-09 09:51:41
0
阅读:2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