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79年,陆秀夫背起8岁的小皇帝,问道:大势已去,陛下可愿与我跳海殉国?来保我

玉尘飞啊 2025-08-08 18:28:19

1279年,陆秀夫背起8岁的小皇帝,问道:大势已去,陛下可愿与我跳海殉国?来保我大宋名节。小皇帝哭着回答道:朕也不愿苟活在这世上。随后二人便纵身一跃投入了茫茫大海中。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,感谢您的强烈支持! 1279年的崖山海域,浪头拍得船帮砰砰响,海面上飘着碎木片和碎布,混着血水把海水染得发红。一个穿着铠甲的男人站在船尾,手里攥着根缆绳,眼睛死死盯着远处的元军战船。 他身后站着个穿单衣的小娃娃,才八岁,脸冻得发青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 "陛下,"男人蹲下来,声音低得像压着块石头,"元军的船把咱们的退路都堵死了,这仗打不赢了。要不...您跟我一起跳海?" 小娃娃浑身发抖,鼻尖红红的:"陆...陆相,我不怕死,就是...就是怕再也见不着娘了。" 他娘早些年就没了,这些年跟着朝廷到处跑,吃的都是别人剩下的饭,穿的补丁摞补丁的衣裳。 陆秀夫伸手给孩子擦了擦脸,他媳妇前一年投海时,手里还攥着他没做完的官服;两个孩子也没留住,现在他身上这件铠甲,还是媳妇最后给他缝补的。 "陛下记不记得,三年前在福州,您第一次穿龙袍那会儿?"他轻声说,"那时候您才五岁,跪在地上给先帝牌位磕头的样子,跟现在一模一样。" 小娃娃抽着鼻子点头:"陆相,我不怕跳海,就是...就是疼。" "不疼的,"陆秀夫把孩子往背上一驮,铠甲扣得咔咔响,"臣背您,咱们一起走。" 船尾的浪卷过来,打湿了两人的衣角。 陆秀夫望着远处的火光——元军的战船已经撞碎了好几艘宋军的楼船,火舌舔着桅杆,把天都烧红了。 他想起几天前,张世杰将军抱着烧焦的帅旗哭:"这仗...打不下去了。" 想起文天祥被押走时,隔着船舷冲他喊:"秀夫,记住,大宋的骨头不能断。" "陛下,闭眼。"陆秀夫说。 小娃娃听话地闭上眼,眼泪顺着睫毛往下淌。 陆秀夫深吸一口气,抱着孩子纵身跃进海里。海水灌进耳朵的瞬间,他听见赵昺小声说:"陆相,我不苟活。" 这一跳,就是八百年的浪。 崖山的浪头大,打在那年春天。 元军的船围上来时,宋军的船队早被截成了几段。 张弘范站在旗舰上,看着海面上飘着的残旗,摇头叹气:"这哪是打仗,分明是拿命填。" 他的士兵后来回忆,那天海面上漂着成片的红,不是血,是宫女们的裙子;浮着的全是人,有拿刀的士兵,有抱孩子的宫娥,还有端着砚台的书生——他们宁可沉海,也不肯被元军抓住。 有个老宫女抱着小皇子跳下去前,冲着人群喊:"娘娘们,跟皇上一起走!"话音没落,就有十几个人跟着跳了。 有个士兵砍断缆绳,把最后半袋米塞给身边的兄弟,自己往海里一扎:"哥几个,记着,咱们的骨头埋在海里,魂儿还在大宋!" 后来有人数过,那天跳海的人,得有十万。 元军的船装了整整三天,才把浮尸捞完。可他们找不着赵昺的尸首,也找不着陆秀夫的——两个人沉进了最深的海沟里,像两块石头,压着大宋最后的尊严。 现在的崖山,早没了当年的战火。 海边立着座祠堂,供着陆秀夫的像。 他的背还是驼着,好像还在背着那个小皇帝。 祠堂的墙上挂着幅画,画里的陆秀夫抱着孩子,浪打在脚边,可两人的眼睛都亮着,像有团火。 现在广东搞文旅,把崖山列进了"宋元海丝文化节"。 有个大学生做了套文创,是陆秀夫背小皇帝的卡通形象,胸前印着"忠义千秋"。 他说:"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什么叫朝代兴亡,但他们能看懂什么是骨气。" 崖山的海还是那样,潮起潮落。 可每一朵浪花里,都藏着八百年前的故事——关于一个王朝的最后时刻,关于一个忠臣的抉择,关于一个孩子的气节。 这些东西,不会被浪冲散,不会被风吹走。 就像陆秀夫最后说的那句话:"臣愿与陛下,同赴死。" 不是要谁记住,是要告诉后人——有些东西,比命金贵。 参考资料: 《宋史·陆秀夫传》《宋史·赵昺本纪》

0 阅读:21

猜你喜欢

玉尘飞啊

玉尘飞啊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