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时,一位秀才携带妻子和一位仆人来寺庙求子,没想到几个和尚却觊觎妻子的美貌,把秀

勇敢小妹 2025-08-07 13:36:53

古时,一位秀才携带妻子和一位仆人来寺庙求子,没想到几个和尚却觊觎妻子的美貌,把秀才和妻子分开捆绑在禅房之中,欲霸占其妻。后该女子对和尚提了一个要求:“你若依我这件事,我便了从你。” 古时候,普济寺坐落在城边儿上,香火旺得跟啥似的,人挤人,跟赶大集一样。秀才李文带着媳妇王氏和小仆人,跑这儿来求子嗣。寺里头仨和尚,其实是通缉的山贼,假装当和尚,净干些不地道的事儿。一看王氏长得水灵,立马动了歪心思,把秀才两口子给绑了。王氏被拴在禅房里,使劲儿折腾也没辙,最后跟和尚谈条件:“你要是答应我这事儿,我就从了你。” 这李文夫妇。李文是个穷秀才,在县学念了十几年书,连个秀才功名都是攒了三年束脩才考上的。他媳妇王氏是邻县染坊家的女儿,生得眉如远黛,眼似秋波,虽没读过书,却机灵得很——当年染坊老板要招女婿,十里八乡的小伙子排着队,就数她一眼相中了穿青衫的李文,说“穷读书的,骨头硬”。 仆人石头是个十五岁的娃,跟了李文三年。他原是李文娘家村头的放牛娃,因救过李文落水,被收作书童。这孩子耳朵灵、手脚快,平时给李文磨墨铺纸,端茶倒水从不出错。 偏巧这普济寺是座“歪庙”。表面看,红墙青瓦,晨钟暮鼓,香客们捧着高香往佛前送;可里头的知客僧、巡夜僧,多是十年前劫了扬州盐商的漏网山贼。为首的大和尚法号“无嗔”,脸上有道刀疤,杀人时眼睛都不眨,偏要装得慈眉善目,见人就合掌念“阿弥陀佛”。 那天李文夫妇刚跨进山门,就被无嗔盯上了。王氏穿件月白棉布衫,袖口绣着并蒂莲,发间别朵栀子花——这在乡下妇人里算讲究的了。无嗔盯着她耳垂上的银坠子,跟身边两个徒弟使眼色:“这女娃子细皮嫩肉的,比庙里供的菩萨还俊。”当晚,趁李文在偏殿拜观音,石头去茅房解手,三个和尚就把他俩捆了——李文绑在观音殿的柱子上,王氏关进西厢禅房,门从外头反锁,窗棂钉了木板。 王氏被捆在禅房的梨花木床上,手腕勒得生疼。她听着外头脚步声渐远,突然笑了:“师父们可知,我这秀才夫君,最是胆小?”外头没动静。她接着说:“昨儿他还跟我说,普济寺的素斋有名,要给佛前供三碗桂圆莲子羹。可你们猜怎么着?他在袖筒里藏了包砒霜——说是怕庙里的斋饭不干净,要给佛爷‘试毒’。” 窗外的脚步声顿住了。王氏提高声音:“他那秀才功名是假的?不,是真的!可他娘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,‘李家门风正,娶的媳妇要能撑得住门面’。要是今儿我这媳妇没了,他明日就得披麻戴孝去衙门告状——说普济寺和尚谋财害命,连秀才夫人的性命都敢夺!” “你胡说!”外头传来无嗔的声音,“那秀才手无缚鸡之力,能翻出天去?” 王氏冷笑:“他手无缚鸡之力,可他识字啊!你们绑他的时候,他袖管里掉出张纸——是对联。上联‘普济寺前求子嗣’,下联‘善恶到头终有报’,横批‘佛光普照’。这联要是贴在县衙门口,再加上他哭哭啼啼说‘和尚抢我媳妇’,你们猜知县大人信谁?” 禅房里静得能听见香灰落下的声音。过了半晌,无嗔的声音软下来:“你想怎样?” “放了我夫君,再给我一斗米、五文钱。”王氏说,“我就当没见过你们,明儿跟他回家,守着那破秀才过一辈子。” “成交!”无嗔应得痛快。 第二日天没亮,石头蹲在茅房墙根儿,听见禅房里有动静。他扒着墙缝儿一瞧,只见王氏正往无嗔手里塞个布包——里头是李文昨儿写的状纸底稿。无嗔捏了捏,脸色发白,转身对徒弟说:“放了秀才,送他们出山门。” 李文揉着被捆麻的手腕,见王氏从禅房里出来,眼眶瞬间红了:“媳妇,你受委屈了!” 王氏扯了扯他的衣袖:“回家吧。明儿你去集上买块花布,给我做条新裙子——昨儿那些和尚说,我这裙子颜色土。” 石头跟着主仆俩往外走,听见身后传来无嗔的骂声:“臭娘们!早知道不该信你!”王氏回头笑了笑:“师父们要是真善,何必绑人?” 后来李文真去县衙告了状。知县大人翻着他递的状纸,又去普济寺搜了搜,果然在后院挖出半箱抢来的金银首饰。三个假和尚被戴上枷锁,游街示众时,围观百姓指指点点:“瞧那刀疤脸,还装大和尚呢!” 王氏依旧穿着月白棉布衫,袖口绣着并蒂莲。有回李文翻出她藏在箱底的银坠子,问:“那日你怎么不早拿出来?” 王氏低头纳鞋底:“秀才夫人的首饰,哪能随便动?再说了——”她抬头眨眨眼,“我这条件啊,本来就是要引他们露出马脚。” 信息来源:《清稗类钞·狱讼类》《小豆棚·卷十二·奇闻》《民间故事集成·山东卷》

0 阅读:252
勇敢小妹

勇敢小妹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