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,有个寡妇赶集回家,路上下起大雨,她就在破庙避雨。大雨下个不停,寡妇就在庙里睡着了,她做了一个怪梦,梦中她与一条神龙在一起。十个月后,她真的生下了一个儿子。 古代有个刘寡妇,一个人在村里头过日子,穷是穷了点儿,但人心地善良,不是今儿帮这家干点活,就是明儿给那家送点果子啥的。有一天赶集回来,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,她赶紧跑到一座破庙里躲雨,累得一屁股坐下就睡着了。结果梦里头呢,跟一条神龙搞起了对象,俩人腻歪得不行。 刘寡妇是被庙里的老鼠吵醒的。 雨停了,太阳从破洞的屋顶照进来,在地上投下亮晃晃的光斑。她摸了摸发烫的脸颊,想起梦里神龙金色的鳞片,红着脸啐了自己一口:“老虔婆,净想些没羞没臊的。” 收拾篮子时,发现给隔壁张奶奶买的红糖撒了半块,她心疼地捡起来,用帕子包好,拍了拍身上的土往家走。 过了俩月,刘寡妇发现不对劲。 饭量大了不说,还总爱犯困,干着活就能靠在灶台边打盹。村里的三姑六婆开始嚼舌根,说她守寡三年不安分,指不定跟哪个野汉子勾搭上了。 她听了直掉眼泪,却啥也不说。总不能跟人讲,自己梦到了神龙吧?那不成了疯子。 有回帮李婶挑水,桶刚放到井边就晕了过去。 醒来时躺在自家炕上,李婶端着碗小米粥守着,叹着气说:“妹子,有啥难处跟嫂子说,别憋在心里。” 刘寡妇咬着嘴唇摇头,眼泪却掉进粥碗里,把小米都泡胀了。她知道,这村子容不下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孕妇,可肚子里的动静越来越明显,像有小鱼在游。 秋收的时候,她挺着肚子去帮五保户王大爷割稻子。 弯腰时肚子坠得慌,一不留神摔在田里,泥水溅了满脸。王大爷拄着拐杖骂:“你这傻丫头,不要命了?” 她抹了把脸笑:“大爷,多割点是点,冬天就不愁了。” 那天傍晚,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,肚子在粗布衣裳底下高高隆起,像揣着个小太阳。 临盆那晚,村里的接生婆来了,看着她疼得直冒汗,嘴里嘟囔:“造孽哦,这孩子生下来,可咋活?” 刘寡妇抓着床头的旧布,咬着牙没吭声。阵痛间隙,她好像又看到了破庙里的神龙,这次它没靠近,就盘在房梁上,金色的眼睛亮亮的,像在给她打气。 天快亮时,孩子落地了,哭声洪亮得能惊飞院墙上的麻雀。 是个大胖小子,额头上有块淡淡的红印,像片小小的龙鳞。接生婆抱着孩子直咂舌:“奇了怪了,这娃咋这么壮实?” 刘寡妇摸着孩子的小脸,忽然就不怕了。管他别人说啥,这是她的娃,是老天爷赐的。 孩子长到三岁,就显出不一样来。 别家娃还在玩泥巴,他能数到一百,还总爱蹲在河边看水,说水里有老爷爷跟他说话。村里的议论没断过,有人说这是龙种,是祥瑞;也有人说这是妖精,该扔到河里去。 刘寡妇啥也不管,每天教他认字,带他帮邻里干活。孩子摔倒了,她不扶,只说:“自己起来,咱不惹事,也别怕事。” 有年闹旱灾,地里的庄稼全蔫了,井里的水也见了底。 小家伙拉着刘寡妇往河边跑,指着河面说:“娘,我能叫水上来。” 村里人围着看笑话,说这疯婆子养了个小疯子。可眼看着小家伙对着河面念叨几句,原本干涸的河沟里真的冒出了清水,汩汩地往田里流。 众人都看呆了,刘寡妇站在人群里,看着儿子额头上发亮的红印,忽然明白了破庙里的梦——哪是什么风流债,是老天爷知道她心善,给了她一个能护着乡亲的娃。 后来这孩子成了有名的治水能人,史书里说他“能通水性,善治江河”。 有人问刘寡妇,当年是不是真的遇见过神龙。 她坐在门口的老槐树下,手里纳着鞋底,笑着说:“啥神龙不神龙的,人心善了,老天爷都看着呢。”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花白的头发上,像蒙了层金粉。 世人总爱给不凡的人编些神神叨叨的出身,好像只有这样才显得合理。 可他们忘了,那些真正撑着日子往前走的,从来不是什么神龙托梦的传奇,是普通人在流言蜚语里的坚守,是苦日子里不肯变坏的良心,是哪怕自己难过得掉泪,也愿意给别人递块红糖的善良。 (信息来源:民间志怪故事及地方传说记载)
古代,有个寡妇赶集回家,路上下起大雨,她就在破庙避雨。大雨下个不停,寡妇就在庙里
勇敢小妹
2025-08-05 14:42:11
0
阅读: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