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美国欠中国的1.3万亿咋还?”2013年,在美国一档节目中,主持人这么问一个6岁小孩,小孩却表示:“把中国灭掉就不用还了”。 这个回答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,ABC电视台后来为此道歉,并删除了相关片段,但这个看似无心的童言,却意外地预示了十年后美国政坛的一些真实想法。 如今美国国债总额已经突破33万亿美元,创下历史新高,中国持有其中约7800亿美元,是美国最大的海外债权国之一,按理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,但美国一些政客却开始打起了别的算盘。 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2023年,美国国会一些议员提出法案,声称中国应该为新冠疫情承担责任,要求用中国持有的美债作为“赔偿”,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在为赖账寻找借口。 更荒唐的是,还有人翻出了清朝时期的旧账,他们声称中国欠美国1.6万亿美元的“湖广铁路债券”本息,这些债券发行于1911年,用于修建湖南和湖北的铁路,后来因为清朝灭亡而成为历史遗留问题。 湖广铁路债券的故事要从100多年前说起,当时清政府为了筹集资金修建铁路,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银行发行了债券,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,清朝灭亡,这些债券自然也就成了废纸。 美国法院早在1987年就明确判决,新中国政府不需要为清朝的债务承担责任,这个判决的法理依据是“政府继承理论”,即新政府只继承前政府的主权,不自动继承其债务。 1943年,美国还签署了《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》,正式放弃了《辛丑条约》规定的庚子赔款,这等于美国自己承认了历史债务的清算问题。 现在重提这些陈年旧账,明显是在玩双重标准,如果按照美国政客的逻辑,那英国是不是也该为200年前的鸦片战争赔偿?日本是不是该为二战期间的侵略承担责任? 美国之所以敢打这种算盘,根本原因还是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,长期以来,美国可以通过印钞票来购买全世界的商品,形成了所谓的“美元回流机制”。 具体来说美国进口中国商品,用美元支付,中国拿到美元后,为了保值增值,又购买美国国债,这样一来,美国等于用自己印的纸币,买来了实实在在的商品,还让债权人主动借钱给自己。 但这套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,中国持有的美债已经从2013年的峰值1.32万亿美元,下降到目前的约7800亿美元。这意味着中国正在有序减持美债。 与此同时中国的黄金储备在持续增加,央行数据显示,中国黄金储备已经连续多个月增长,总量超过2000吨,这种“去美元化”的趋势,让美国感到了压力。 人民币国际化也在加速推进,目前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(CIPS)已经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就连传统的美元盟友沙特阿拉伯,也开始接受人民币支付石油贸易。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一些政客开始焦虑了,他们想出的办法就是威胁不还中国的钱,试图用这种方式来维护美元霸权,但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。 经济学家分析如果美国真的对中国违约,后果将是灾难性的,首先美国的信用评级会被大幅下调,借债成本急剧上升,其次其他国家会加速抛售美债,美元地位岌岌可危。 更重要的是中国只是美国众多债权人中的一个,日本持有的美债数量与中国相当,欧洲国家也持有大量美债,如果美国敢对中国违约,谁还敢相信美国的信用? 实际上美国完全有能力偿还债务,美国经济总量仍然位居世界第一,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5万亿美元,而且美国有货币发行权,理论上可以通过印钞来偿还美元债务。 问题在于美国政客不愿意承担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成本,加税、削减开支、控制通胀,这些都是艰难的选择,相比之下威胁赖账显然更容易一些。 但历史告诉我们信用一旦破产,要重建非常困难,英国在20世纪初曾经是世界金融中心,英镑也是国际储备货币,但两次世界大战掏空了英国国力,英镑地位最终被美元取代。 如今美国面临的情况与当年的英国有些相似,巨额债务、基础设施老化、社会矛盾加剧,这些都在消耗美国的国力,如果再加上信用破产,美元霸权的终结可能比预想的更快。 信源:人民日报整版探讨“美国政府债台高筑给世界带来什么”. 人民网
我认为,不思考国界划分的战略艺术,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。中国东北的划界,导致有
【67评论】【49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