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为啥恨中国?说白了就是眼红。1981年两国GDP差不多,印度1930亿美元,

提莫说热点 2025-08-07 01:27:38

印度为啥恨中国?说白了就是眼红。1981年两国GDP差不多,印度1930亿美元,中国1950亿美元,到了1982年印度2000亿,中国2050亿,就差那么一丢丢。 那时候两国都穷得叮当响,人口多得像蚂蚁,印度人还觉得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,憋着劲儿想超车。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,感谢您的强烈支持! 1981年的世界地图上,中国和印度像两个蹲在起跑线上的穷兄弟,兜里揣的钱几乎一样多,印度1930亿美元,中国1950亿,差距小到可以忽略不计。 两国人口都超过7亿,农村里遍地是泥巴路,城里工厂冒的黑烟能把天染灰。印度人那时候心里憋着一股劲儿,觉得大家半斤八两,只要自己加把油,超车是迟早的事。 第二年,印度GDP冲到2000亿,中国2050亿,差距还是指甲盖那么点。印度报纸天天吹亚洲双雄,政客拍胸脯说再过五年肯定碾压中国。 可谁也没想到,1983年成了命运的岔路口。邓小平大手一挥,中国沿海的渔村突然变成工地,吊车和推土机轰隆隆开进深圳、广州。 外资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,争着往中国砸钱。农民扔下锄头进工厂,三班倒的流水线24小时不停,缝纫机踩得冒火星。到了1985年,中国出口额飙到270亿美元,印度还在80亿的泥坑里打转。 印度人懵了。他们的国企还在生产锈迹斑斑的自行车,私企想开个纺织厂得跑衙门盖47个章。 1991年,印度外汇储备只剩两礼拜的进口钱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逼着他们打开国门。可这时候中国已经跑了十几年,1990年GDP冲到3600亿,印度才3200亿。 更糟的是,印度身上还捆着三条铁链,高种姓老爷们把持着最好的工作,低种姓的人连工厂大门都摸不着,全国一半人是文盲,而中国早普及了小学教育,铁轨和港口全是英国殖民时代的老古董,运货的卡车能在坑洼路上颠散架。 千禧年之后,中国像坐上了火箭。2001年加入WTO,工厂里生产的衬衫、玩具、手机像洪水一样涌向全球。 2005年中国出口额7600亿,印度勉强凑到1000亿。北京奥运那年,中国高铁已经跑出350公里的时速,印度火车顶棚上还挂着密密麻麻的“挂票”乘客。印度人看着上海浦东的摩天大楼,再瞅瞅孟买贫民窟里爬满苍蝇的棚屋,牙都快咬碎了。 莫迪2014年上台时发誓要搞印度制造,可十几年过去,印度制造业只占GDP的13%,连中国的零头都赶不上。 富士康去印度建苹果手机工厂,工人效率只有中国工人的三分之一,零件还得从广东运过来。 2023年中国GDP冲到17.7万亿美元,印度3.4万亿,差距从当年的零头拉大到五个身位。 印度年轻人一边刷着TikTok国际版,一边骂中国货抢了饭碗,可商场里卖的手机、家电、摩托车,十件里有七件贴着中文标签。 边境冲突成了印度人发泄的出口,2020年加勒万河谷打架,印度兵死了20个,社交媒体上掀起“抵制中国货”的狂潮。 可口罩、原料药、太阳能板全得从中国进口,抵制口号喊了三个月,贸易逆差反而涨到870亿美元。 印度媒体天天炒作“中国威胁”,可自家军队用的无人机摄像头还是深圳产的。 眼红的滋味不好受,四十年前并肩的穷兄弟,如今一个成了世界工厂,一个还在为停电发愁。印度不是没机会,只是每次刚要起跑,就被种姓制度、官僚主义和烂路绊个跟头。 中国的成功像面镜子,照出印度自己的短处,这才是最扎心的。 官方信源: 上观新闻(2025年8月4日) 《印度快报》(2025年7月21日)

0 阅读:551

猜你喜欢

提莫说热点

提莫说热点

提莫说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