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8年,在南京军区医院的病房中,生命垂危的王近山将军用颤抖的双手紧握女儿,声音微弱却执着:"老朱在哪儿?让我见见他。" 【消息源自:《战火淬炼的兄弟情:王近山与朱铁民的生死之交》2018-12-15 解放军报;《车轮上的将军:王近山与他的司机》2020-05-20 党史天地】 病房里的消毒水味混着初春的湿气,王媛媛正给父亲掖被角时,老人突然抓住她的手:"叫老朱来。"这三个字让54岁的女儿手一抖——父亲王近山已经三天没完整说过一句话了。 南京军区总医院的特护病房外,医护人员看着这位传奇将军的女儿小跑着冲向传达室。她抓起军用电话的手在发抖:"朱叔叔,爸要见您...对,就现在。"电话那头传来茶杯翻倒的声音,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。 时针拨回1946年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。时任六纵司令员的王近山正对着吉普车发怵,这个在战场上被称作"王疯子"的虎将,偏偏有个死穴——坐车必吐。参谋长肖永银领着个精瘦小伙过来:"司令员,这是朱铁民,开车比骑马还稳。" "报告首长!"朱铁民敬礼时露出棉袄肘部的补丁,"俺在延安给毛主席开过车。"王近山眯眼打量这个比自己矮半头的兵:"吹牛吧?主席坐的是美国吉普。"朱铁民一挺胸:"主席说俺开车像坐轿子!"围观参谋们哄笑中,王近山把车钥匙抛了过去:"试试。" 朝鲜战场的雪夜里,这个承诺救了将军的命。敌机在头顶盘旋时,朱铁民突然刹住吉普,抄起路边枯枝插满车身,转眼就把军车伪装成灌木丛。王近山摸着伪装赞叹:"你小子脑瓜里装着诸葛亮!"后来这种"树枝车"成了志愿军司令部的标准战术。 "爸,朱叔叔来了。"王媛媛的轻唤把病房里的记忆打断。轮椅上的朱铁民头发全白,左裤管空荡荡的——那是1972年抢险时压断的。他颤巍巍想站起来敬礼,王近山却在被窝里伸出三根手指:"老规矩。"两个老人突然像孩子似的笑起来,朱铁民沙哑着嗓子:"三脚油门,两脚刹车,保准不颠。" 王媛媛背过身抹眼泪。她比谁都清楚这暗号的份量——1953年她刚出生时,在前线的王近山就是托朱铁民把襁褓中的她抱回后方。后来每次坐车,父亲总用这个暗号考验司机,只有朱铁民能让他安稳入睡。 护士长轻轻敲门:"首长该吸氧了。"朱铁民转动轮椅要回避,却被王近山拽住衣角:"让他们等等。"老将军浑浊的眼睛突然清亮起来:"那年...那年把媛媛交给你,是老子这辈子最对的决定。"朱铁民把轮椅卡在病床前:"您交给我的可是心头肉。" 1964年的分别来得猝不及防。王近山调任北京前夕,组织谈话说司机要就地安排。两个老战友在月台上闷头抽烟,最后朱铁民把烟头一踩:"您放心,媛媛在南京上学有我盯着。"火车开动时,王近山把脸贴在车窗上,朱铁民追着火车喊:"三脚油门!两脚刹车!" 心电监护仪的警报突然响起。王近山挣扎着要坐起来:"再...再开一次..."朱铁民愣了几秒,突然红着眼眶吼:"王疯子你老实躺着!方向盘在我手里!"满屋医护人员僵住了,却见老将军咧嘴笑了:"你小子...还是你懂我..." 一个月后的追悼会上,朱铁民坚持要推轮椅到灵车前。他摸着锃亮的车门对王媛媛说:"丫头,当年你爸就是在这辆车里,教我唱'向前向前向前'。"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要来帮忙,老人摆摆手:"最后一程,得我送。"
河南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晓蓓坠楼身亡,这可不是简单的悲剧,而是把医疗环
【2评论】【3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