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全球专家都说安-225再也造不出来了? 造一架新的安-225,少说要5亿美元,往高了算,可能得30亿,这还不算后头测试、认证、运营的开销。 30亿啥概念?美国B-2隐形轰炸机一架也就20亿,乌克兰现在战火还没停,财政都快见底了,哪来的钱干这事? 有人说国际众筹,或者找俄罗斯赔款,可这听着就玄乎,全球大厂,像空客波音,谁会投钱给一个回报低、风险高的项目? 之前有个亿万富翁说愿意帮忙,但也就是嘴上说说,真金白银谁掏? 还有人提到微软飞行模拟器游戏里安-225的扩展包能筹点钱,可那点收入跟造飞机的成本比,简直九牛一毛,经济这么不稳定,谁敢往这无底洞砸钱? 安-225是80年代的设计,基于安-124加长机身,多装两台发动机,牛是牛,但现在看有点老掉牙了,它用的D-18T发动机早停产了,生产线都没了,想换西方发动机,比如GE-90,得重新设计,重新认证,成本又得往上窜,时间还得拖个五年以上。 乌克兰确实有架半成品的安-225,完成度大概六七成,但这架机身从90年代就扔在仓库里,风吹雨打30年,估计锈得差不多了,能不能用还是个问号。 就算机身没问题,里头的系统、航电全得翻新,这得重建整条生产线,还得全球供应链配合。现在国际关系这么紧张,谁跟你玩这套? 安-225当初是为了运航天飞机设计的,不是给普通货运准备的,后来改了改,运过超大件,比如风力发电的叶片、重型机械,但这种活儿其实不多。 安-124能装150吨货,够用九成以上的场景,成本还比安-225低得多,安-225一小时飞下来得3万美元,哪个客户舍得花这钱?海运虽然慢,但便宜到不行,大部分超大货物都选它。 空客的BelugaXL、波音的Dreamlifter,这些飞机专为特定任务优化,效率高,市场准,安-225虽然能一次拉250吨,但这种需求一年能有几次? 乌克兰这边倒是挺想重建,觉得这飞机是国家骄傲的象征,总统都发话了,说重建不光是技术活儿,更是提振士气的大事。 可现实摆在那儿,乌克兰现在满地疮痍,修路、盖房子都排在前面,哪有余力搞飞机?安东诺夫公司这些年也没啥新订单,日子都不好过,即便仗打完了,航空工业想恢复也得几年。 全球航空业现在讲究效率,巨型飞机的市场被更灵活的方案挤得没啥空间了,重建安-225,多少有点喊口号的味道,实际干起来太难。 与其盯着复活这架老巨人,不如想想未来,说不定,下一代货运飞机的创新,能把“梦想”的精神接下去,而不是非得再造一架一模一样的庞然大物。
为什么全球专家都说安-225再也造不出来了? 造一架新的安-225,少说要5
小加娱的史书
2025-08-05 16:16:55
0
阅读: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