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赢了,但真正付账的是美国人! 自8月7日起,美国平均关税将正式提升至18

掘密探索 2025-08-04 15:45:39

特朗普赢了,但真正付账的是美国人! 自8月7日起,美国平均关税将正式提升至18%,这是过去40年来从未见过的高度,甚至比2002年小布什时代的钢铁保护还要猛三倍,表面看是“保护美国货”,实际上,美国人自己才是那个“冤大头”。   美国上一次关税这么高,还是上世纪80年代里根当总统那会儿,后来全球化来了,大家都在搞“自由贸易”,关税慢慢降下来,买东西越来越便宜。   可特朗普偏不,从2018年开始,他给中国商品加税,现在又把平均关税提到18%,从钢铁到家电,从红酒到奶酪,啥都可能涨价。   专家算过账:关税每涨1%,进口商品价格就跟着涨0.5%-1%,比如你买个进口电饭煲,原来100美元,现在可能得118美元,就算买美国货,厂家用的钢铁、零件要是进口的,成本高了也会涨价,最后还是你多掏钱。   美国消费者联合会直接说:这波关税,相当于给每个美国家庭“变相加税”1300美元一年!   特朗普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,2002年,小布什为了“保护美国钢铁厂”,给进口钢铁加了30%的税。 结果呢?美国钢铁价格是涨了,可下游的汽车厂、家电厂受不了了,成本太高,要么涨价,要么倒闭,最后算下来,美国反而丢了3万个工作岗位,小布什不得不提前一年取消关税,还被世贸组织骂“违规”。   现在特朗普的关税更猛,范围更广,后果可能更糟,美国智库“税收基金会”说:18%的平均关税,能让美国GDP每年少0.5%,相当于丢100万个工作,普通家庭一年得多花1300美元,相当于“白干一个月”。   美国一加税,全世界都得跟着抖,比如美国从越南进口咖啡,越南厂家要是因为关税涨价,美国咖啡店要么跟着涨,要么少进口,最后你可能得花更多钱买咖啡,或者喝不到喜欢的口味。   更搞笑的是,美国企业早学“精”了:把工厂搬到墨西哥、越南,换个标签继续卖到美国,特朗普的关税,最后可能打在“自己人”身上:美国企业成本高了,竞争力下降,消费者选择变少,经济活力被拖垮。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,听起来像“美国优先”的捷径,实际上是条死胡同,历史早就证明:保护主义救不了制造业,只会让老百姓和企业一起倒霉,现在美国通胀高得吓人,油价、菜价都在涨,再加个18%的关税,这不是“火上浇油”吗?   更关键的是,现在全球化这么深,各国经济早就绑一块儿了,美国想靠关税“脱钩”,最后只会让自己被孤立,欧洲、亚洲都在推自由贸易,美国却逆着来,这不是“领导世界”,是“自己坑自己”。   关税不是“魔法棒”,挥一挥工厂就能回来、工作就能变多,美国人与其当“冤大头”,不如推动产业升级、提高竞争力,靠保护主义过日子,早晚得栽跟头!

0 阅读:1
掘密探索

掘密探索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