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几十年前,我国藏羚羊数量稀少,为了保护藏羚羊我们将他们设立为“保护动物”,可是几十年过去了,他们的数量多了不少,为什么还是保护动物? 藏羚羊的数量从当年的不到5万只,涨到了现在的30多万只,青藏高原上,时不时就能看到一群藏羚羊撒欢儿跑,那场面别提多壮观了。 别看藏羚羊现在有30多万只,可放在全球动物保护的标准里,它们还是“易危物种”,啥叫“易危”? 简单说,就是虽然暂时脱离了“濒危”的生死线,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,比如气候变暖、疾病爆发、栖息地被破坏,数量就可能“唰”地掉下来,重新回到濒危的队伍里。 藏羚羊可不是青藏高原上的“小透明”,它们可是生态链里的“大明星”,它们吃草,能控制草原植被的生长,防止草原退化;它们的粪便,是土壤的天然肥料,能让草原更肥沃。 它们还是雪豹、狼等猛兽的“美食”,没了藏羚羊,这些猛兽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,可以说,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生态平衡的“守护者”,少了它们,整个生态系统都得乱套。 藏羚羊数量的增加,离不开咱们国家多年的保护努力,可要是现在就说“不用保护了”,那之前的辛苦可就白费了,偷猎者的枪口虽然少了,但偶尔还是会冒出来;栖息地的破坏虽然慢了,但气候变化、人类活动的影响还在。 只有继续把它们列为“保护动物”,才能让巡山队、保护区、法律法规这些保护措施一直发挥作用,才能让藏羚羊的数量稳稳地往上涨。 它们从“濒危”到“增多”,不是终点,而是新起点,就像我们小时候学骑车,刚开始摔得鼻青脸肿,好不容易能骑稳了,可不能一松手就说“我会了,不用练了”,保护藏羚羊也是一样,数量多了是好事,但背后的生态平衡、保护意识,才是更重要的。 有时候我会想,要是有一天,青藏高原上再也看不到藏羚羊,那该多无聊啊?它们奔跑的样子,像极了高原上的风,自由又灵动,保护它们,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心里的那份纯净和美好。 而且藏羚羊的保护,也给我们提了个醒:人与自然,从来都不是对立的,我们保护藏羚羊,就是在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,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,毕竟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,藏羚羊是家里的“宝贝”,我们得好好疼着、护着,不能让它们再受伤害了。 所以藏羚羊还是“保护动物”,这事儿一点儿都不奇怪,相反这恰恰说明,我们还在努力,还在为它们、为我们自己,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。
在几十年前,我国藏羚羊数量稀少,为了保护藏羚羊我们将他们设立为“保护动物”,可是
掘密探索
2025-08-04 15:45:39
0
阅读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