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治皇帝暴死后,皇后阿鲁特氏被慈禧软禁,一连几天没有吃的,她派人向父亲崇琦求救。

国际大碗说 2025-08-04 13:37:29

顺治皇帝暴死后,皇后阿鲁特氏被慈禧软禁,一连几天没有吃的,她派人向父亲崇琦求救。崇琦偷偷送来的一个食盒,里面却没有食物,只有一个纸条,上面写了四个字。 同治十一年(1872年),17岁的皇帝载淳到了大婚年纪。彼时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已逾十年,慈禧急于通过控制皇帝的婚姻巩固势力,而慈安太后则希望选择一位能制衡慈禧的皇后。 慈安属意的阿鲁特氏出身显赫,祖父是大学士赛尚阿,父亲崇琦是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状元,外祖父更是顾命八大臣之一的郑亲王端华。然而,端华曾是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时的政敌,这份旧怨让慈禧对阿鲁特氏始终心存芥蒂。 选秀过程中,慈禧更属意员外郎凤秀之女富察氏,认为这位年仅14岁的少女更易掌控。但慈安太后看中了阿鲁特氏的端庄持重,同治皇帝也被阿鲁特氏的才学与气度吸引。 最终,在慈安的支持下,同治将代表皇后身份的玉如意递到了阿鲁特氏手中。 阿鲁特氏自幼接受良好教育,不仅通读经史,还擅长书法绘画,她能以左手写大字,深得同治欣赏。同治常避开慈禧的眼线,到皇后宫中闲谈诗书,有时还会与她探讨朝政得失。 但这份温情很快被慈禧的干预打破,慈禧多次在公开场合斥责阿鲁特氏 “狐媚惑主”,不许她与同治过多亲近。 有一次,同治帝生病,阿鲁特氏前去探望,两人低声交谈时被慈禧撞见,慈禧当场怒斥:“皇后年少,不懂规矩,皇帝病中岂容你聒噪。” 说完,慈禧竟下令掌事太监掌掴皇后。 同治十三年冬,年仅19岁的同治突然病倒,太医诊断为 “天花”,但宫中流言四起,有说皇帝是因微服私访青楼染病,也有说是长期抑郁导致身体亏空。无论真相如何,同治的病情急转直下。 阿鲁特氏作为皇后,衣不解带地在养心殿侍疾,她为缓解皇帝病痛,亲手缝制护膝。 弥留之际,同治拉着阿鲁特氏的手,断断续续嘱咐她 “善自珍重”,并偷偷将一枚随身玉佩塞到她手中,作为最后的念想。 几个月后,同治病死。按照清代祖制,阿鲁特氏作为中宫皇后,应在皇帝驾崩后升格为皇太后,与两宫太后共同听政。 但这个合理的安排却触碰了慈禧的权力禁区,她迅速采取行动,在同治尸骨未寒之际,就召集王公大臣在养心殿召开紧急会议。 慈禧以 “皇后年少,未有子嗣” 为由,强行指定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入继大统,即光绪皇帝。这样一来,慈禧得以继续以 “太后” 身份垂帘听政,而阿鲁特氏则被尊为 “嘉顺皇后”,有名无实地困在深宫。 同治丧期刚过,慈禧就以 “皇后悲伤过度,需静养” 为名,将阿鲁特氏迁往景仁宫偏殿,实际上是实施软禁。宫门由慈禧的心腹太监严密把守,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。 被软禁的日子里,阿鲁特氏的生活陷入绝境,饮食被大幅削减,每日只有两餐简单的素食,寒冬腊月甚至没有足够的炭火取暖。慈禧下令宫中太监宫女不得与阿鲁特氏交谈,让她在无尽的孤寂中承受丧夫之痛与失权之苦。 阿鲁特氏并非逆来顺受之人。她曾试图通过正常渠道抗争,在光绪即位大典后,她按礼制向两宫太后呈递奏折,请求为同治帝服丧三年,并希望能定期到陵前祭拜。 但这份合情合理的奏折如石沉大海,慈禧不仅驳回了请求,还斥责阿鲁特氏 “不安本分“。 绝望之中,阿鲁特氏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崇琦。崇琦此时担任吏部尚书,在朝堂上颇有声望,也是她在这深宫中唯一的亲人指望。她趁看守太监换班的间隙,偷偷写下一封血书,藏在发髻中,托付给一位曾受皇后恩惠的小宫女,让她设法送到崇琦手中。血书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的遭遇,恳求父亲能在朝堂上为自己仗义执言,哪怕只是争取一点基本的生存待遇。 小宫女历经艰险将血书送到崇琦府中。这崇琦老泪纵横却又束手无策。他深知慈禧的手段毒辣,此时朝堂之上,恭亲王奕訢已被慈禧排挤失势,朝中大臣多是慈禧亲信,谁敢为一个失势的皇后说话? 崇琦连夜进宫求见慈禧,却被挡在殿外,连递牌子的机会都没有。 崇琦意识到女儿的处境已经无可挽回,最终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。他找来信任的老仆,准备了一个精致的食盒,里面没有食物,只有一张他亲手书写的纸条。 老仆通过收买看守太监,终于将食盒送进了景仁宫。阿鲁特氏见到父亲送来的食盒,眼中燃起一丝希望,以为是父亲送来的食物或求救的信物。当她颤抖着打开食盒,看到那张写着 “娘娘圣明” 四个字的纸条时,瞬间明白了父亲的用意。 这四个字看似恭敬,实则是绝望的暗示 ,父亲无力救她,唯有 “圣明” 地自行了断,才能避免更大的灾祸,保全阿鲁特氏家族的性命。 收到父亲的 “诀别信” 后,阿鲁特氏在景仁宫枯坐了一夜。天亮时分,阿鲁特氏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 阿鲁特氏的死讯传出后,朝野震动。但慈禧迅速压制了舆论,以 “皇后悲伤过度,殉节而死” 为由,追封阿鲁特氏为 “孝哲毅皇后”,草草安葬在惠陵。 崇琦在女儿死后悲痛欲绝,却只能强颜欢笑接受朝廷的 “抚恤”。这位曾金榜题名的状元郎,亲手将女儿推向死亡深渊,却还要对凶手感恩戴德。#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#

0 阅读:51

猜你喜欢

国际大碗说

国际大碗说

纵横国际间,探秘全球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