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克龙想来中国阅兵!眼看美国连续3次解除对中国的限制,频繁示好中国,法国总统马克龙坐不住了!他在7月4和外交部长王毅的会晤当中明确表达出期待再次访华的意愿,并强调了两国在多边主义、全球治理等议题上的合作。因此,他对于收到中国的邀请函,邀请他出席在9月3日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,非常期待!
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,感谢您的强烈支持!
7月4日,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时,主动释放期待访华的信号。
这场会晤透露的关键信息是,马克龙希望受邀参加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式,这个看似寻常的外交互动,背后折射出美欧中三角关系的微妙变化。
美国最近三个月连续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,商务部长雷蒙多更公开表态"不寻求对华脱钩"。
这种政策转向让欧洲盟友措手不及。更让法国焦虑的是,特朗普政府重启对欧盟钢铝关税,葡萄酒和农产品关税也提上议程。
法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3年法国对美农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2%,而中国市场的法国葡萄酒进口额却突破16亿欧元。
白兰地贸易争端成为中法关系的温度计,中国商务部1月5日宣布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,直接冲击法国干邑产区。
波尔多葡萄酒协会主席透露,当地酒庄已接到中国进口商暂缓订单的通知。
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内部会议文件显示,政府评估对华强硬政策可能导致每年损失30亿欧元出口额。
马克龙的转向并非偶然,爱丽舍宫消息人士透露,总统府6月就组建了中国政策评估小组。
该小组分析认为,在新能源汽车、航空航天和农产品三大领域,法国企业无法承受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,空客集团最新财报显示,其全球交付量中35%来自中国市场。
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欧洲事务主任指出,法国正试图在美中之间寻找"第三种道路"。
马克龙5月在索邦大学的演讲中强调"欧洲战略自主",7月又突然批准中资入股法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工厂,这种看似矛盾的操作,实际是法国在全球化裂变中的自救策略。
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认为,法国对华政策调整具有示范效应。
荷兰光刻机企业ASML已获准继续对华出口,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在推动改善对华关系。
欧洲内部出现"经济现实派"和"安全焦虑派"的分化,前者正逐渐占据上风。
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教授分析,马克龙若出席中国阅兵式,将是欧洲对华政策的重要风向标。
但法国仍需平衡与美国的关系,毕竟北约框架下的安全合作仍是欧洲基石,这种走钢丝式的外交舞蹈,考验着欧洲政治家的智慧。
当前国际格局下,中欧关系会走向何方?法国能否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保持战略平衡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