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将原定50天的俄乌和谈期限大幅压缩至10-12天,并威胁若俄方未能在期限内

努力姐 2025-08-02 15:35:12

特朗普将原定50天的俄乌和谈期限大幅压缩至10-12天,并威胁若俄方未能在期限内停火,将对俄出口商品加征100%关税,同时启动针对俄贸易伙伴(如印度、土耳其)的"二级制裁"。此举直接冲击国际贸易链条,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俄欧能源贸易量7月骤降12%,创2022年以来新低。 面对美方施压,普京8月1日与白俄总统会晤时表态愿意等待乌克兰谈判,重申2024年6月提出的停火条件不变:乌军撤出四地区及放弃加入北约。同日,泽连斯基回应称若俄方"真诚寻求和平",乌方愿随时举行领导人会谈,强调需直接进行最高层会晤而非技术性对话。 特朗普的核威慑言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。7月31日纽约道指单日下跌2.3%,伦敦富时指数夜间跳水,国际金价突破2400美元/盎司,创2023年以来新高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紧急呼吁克制,国际原子能机构警告俄乌冲突已成"全球核安全最大不稳定因素",可能引发"不可承受的灾难"。 分析显示,特朗普高调炒作核威胁实为多重战略服务:一是转移舆论对其外交特使维特科夫访俄议程的关注;二是为8月初启动的对俄关税制裁制造合理性;三是通过展示强硬姿态巩固国内政治支持。前中情局长布伦南批评此举将核威慑"真人秀化",凸显政策工具化倾向。 观点:这场"核口水战"本质是美俄地缘博弈的符号化对抗。梅德韦杰夫提及"死亡之手"系统属俄方常规核威慑话术,但特朗普借此升级为实战部署威胁,既打破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核潜艇行动保密传统,更将大国核威慑机制推向公共舆论的灰色地带。当核武器沦为国内政治筹码,其战略模糊性原则的消解可能引发不可逆的信任崩塌——爱因斯坦的预言在此刻显得尤为刺眼:若核威慑失效,人类文明终将回归"石头与木棍"的战争形态。

0 阅读:1

猜你喜欢

努力姐

努力姐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