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俄军侦察无人机的情报支持下,俄军导弹部队使用两枚采用不同战斗部(其中一枚是集束

努力姐 2025-07-31 23:34:55

在俄军侦察无人机的情报支持下,俄军导弹部队使用两枚采用不同战斗部(其中一枚是集束战斗部,另一枚是高爆战斗部)的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袭击了乌克兰切尔尼戈夫州贡恰洛夫斯克的乌克兰陆军第169训练中心。俄军根据无人机战果评估视频宣称,总共造成200名乌军官兵死伤。乌克兰陆军虽然承认切尔尼戈夫训练场遭袭,但表示俄军导弹袭击仅造成3人死亡、18人受伤。但是乌克兰陆军的说法,在乌克兰国内都没人相信,更别提外界了。 伊斯坎德尔M的战术优势与打击逻辑 该导弹凭借500公里射程、6马赫高速及末端机动能力(可承受30G过载),结合无人机实时定位,实现CEP误差小于30米的精准打击。此次混合弹头组合(集束弹覆盖露天场地+高爆弹摧毁掩体)最大化杀伤效能,体现俄军“发现即摧毁”的体系化作战能力。 “双重打击”模式的致命升级 俄军近年完善“首弹破防、次弹歼敌”战术:首枚高爆弹摧毁建筑工事,迫使人员暴露;次枚集束弹(含54枚子炸弹)覆盖逃生区域。2025年4月苏梅指挥所打击(60人死亡)、7月贡恰洛夫斯克袭击均沿用此模式,单次杀伤效率较传统攻击提升300%。 训练链断裂加剧乌军系统性崩坏 此次被毁的第169中心承担预备役营级战术群(BTG)集训,年训兵力超1.2万人。2025年俄军已摧毁4个同类基地(4月60人、6月70人伤亡),导致乌军新兵补充周期从8周延至14周,前线部队缺编率升至35%,形成“越训越损”的恶性循环。 地缘博弈下的威慑信号 袭击发生于特朗普对俄发出“10天内停火”通牒当日,俄方借此宣示战略自主性。选择距白俄边境仅40公里的目标,既测试北约情报响应速度(北约预警机未拦截),亦警示西方:俄军精确打击能力已覆盖乌克兰全境。 观点:200与21的伤亡数字之争,实为认知战与战场现实的残酷割裂。当集束弹的火光吞噬整训队列,当无人机镜头记录生命消逝的瞬间,乌军的“数据管控”不过是溃败前夜的自我麻醉——现代战争已无情宣告:在绝对技术代差面前,血肉之躯终成钢铁算法的注脚。

0 阅读:0
努力姐

努力姐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