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媒昨晚(7月29日晚)报道:“南非外交部7月21日宣布将台湾驻当地两个代表处更名并降级,台湾外事部门拟以芯片出口管制反制。” 南非是国际上公认的主权国家,一直奉行一个中国政策,这是写进联合国决议的基本准则。台湾在国际上根本不是一个国家,所谓“代表处”说白了就是个民间性质的办事机构。 南非这次改名降级,其实是在国际外交场合重申一个中国原则,就像邻居家装修总得遵守小区的基本规则一样,南非只是做了该做的事。 再看台湾的反应。台湾外事部门说要限制芯片出口,这招乍一看好像挺厉害,毕竟台积电这些企业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占了大头。但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:台湾的芯片产业虽然技术先进,可核心技术大多攥在别人手里。 比如说台积电的生产设备,光刻机得从荷兰买,刻蚀机得从美国进口;设计芯片用的EDA软件,基本被美国企业垄断。台湾要是真敢限制出口,首先就得问问这些技术背后的“东家”同不同意。 更有意思的是,台湾的芯片产业其实是个“双面胶”——一头粘着美国,一头粘着中国大陆。台积电的客户里,美国企业占了71%,可这些美国企业生产的芯片,很多最后还是卖到了中国大陆。 要是台湾限制出口,最先遭殃的可能是美国的英伟达、英特尔这些公司,他们的AI芯片、电脑处理器可都指着台积电代工呢。到时候这些美国企业肯定得找自家政府施压,台湾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? 而且台湾的芯片出口管制在法律上也站不住脚。国际半导体产业有自己的规则,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,单方面搞出口限制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。别的不说,光是美国商务部就可能跳出来反对,因为这会打乱他们精心布局的全球供应链。 再往深了想,台湾的芯片反制其实暴露了一个尴尬的现实:他们把经济手段当成了政治筹码,可这招在国际外交场合根本不好使。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国家有181个,南非只是其中之一。 台湾想用芯片卡住别人的脖子,结果可能是自己先被掐住了命脉——毕竟全球40%的芯片产能在台湾,要是供应链断了,全世界的手机、电脑、汽车都得跟着遭殃,这种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”的买卖,谁会真的买账? 还有个关键点不能忽略:台湾的芯片产业虽然厉害,但技术主权并不完整。就拿台积电来说,他们研发的3纳米、2纳米工艺确实领先,但这些技术背后有大量美国专利。 要是美国政府一纸禁令,台积电连生产都得停。台湾所谓的“芯片武器”,其实是把别人的宝剑当成了自己的匕首,看着唬人,实则随时可能被夺回去。 从长远来看,台湾的这种做法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被动。南非这次改名降级,已经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:在一个中国原则上玩火,后果自负。要是台湾继续用芯片当“武器”,只会让更多国家看清他们的真实面目,进一步压缩台湾的国际空间。 最后再说说全球供应链。台湾的芯片产业就像一条大河里的关键闸门,要是闸门突然关上,下游的农田、工厂都得遭殃。可问题是,这条河的源头不在台湾,而在美国、荷兰这些国家。 台湾要是真敢关闸门,最先冲过来的可能不是别人,而是上游的“水利工程师”——美国政府肯定不会允许自己的技术被用来搞政治对抗。 说白了,台湾的芯片反制就是一场闹剧。他们以为抓住了别人的命脉,其实是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在了聚光灯下。国际社会的眼睛是雪亮的,一个中国原则就像泰山一样不可动摇,任何试图挑战这一原则的行为,最终都只能是螳臂当车,自取其辱。
洪都拉斯的“台湾牌”,才打到第二年,就翻车了。距离和中国建交不过两年,洪都拉
【11评论】【35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