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防务快报》报道,驻爱沙尼亚美军中校杰弗里·弗里茨提出一个建议,美国可以向俄罗斯购买白令海堪察加半岛附近的科曼多尔群岛,报价可以是15亿美元。然后美国在科曼多尔群岛上部署适当设备,以跟踪中国前往北极的潜艇。 弗里茨中校提到1867年美国从沙俄手中购买阿拉斯加的例子,当时很多人觉得美国买亏了,但后来阿拉斯加成为能源和国防的重要基地。不过,现在的情况和19世纪完全不同。首先,俄罗斯的政治环境和19世纪的沙俄不一样。 1867年沙俄因为克里米亚战争失败,经济困难,加上阿拉斯加远离本土难以管理,才决定出售。但现在的俄罗斯对领土主权看得非常重,2020年修改的宪法明确规定俄罗斯领土不可分割,科曼多尔群岛作为俄罗斯的固有领土,任何出售行为都可能被视为叛国。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已经明确表示,无论从法律还是良心上说,出卖祖国都是不可接受的罪行,科曼多尔群岛不存在交易的可能性。 再看看国际法层面。19世纪的领土买卖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相对常见,但现代国际法更强调国家主权平等和领土完整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没有直接禁止领土买卖,但领土变更通常需要双方自愿且符合国际法基本原则。 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不可能轻易同意出售领土,尤其是在当前美俄关系紧张的背景下。此外,科曼多尔群岛附近的海域涉及海洋权益划分,如果美国购买该岛,可能引发与俄罗斯及周边国家的法律纠纷。 从军事角度看,美国真的需要科曼多尔群岛来跟踪中国潜艇吗?目前美国在北极地区已经有不少监控手段,比如在丹麦部署的MQ-4C“海神”无人机,可以对北冰洋海域进行24小时侦察,探测半径覆盖俄罗斯北方舰队活动区域。 此外,美国在阿拉斯加也有军事基地,配备先进的雷达和反潜系统。中国潜艇要进入北极,需要穿越白令海峡,而白令海峡最窄处只有85公里,美国和俄罗斯在两侧都有军事存在,理论上已经具备一定的监控能力。 科曼多尔群岛距离白令海峡约200公里,虽然位置更靠东,但这里的海洋环境复杂,潜艇隐蔽性强,仅靠一个岛屿上的设备可能难以有效跟踪。 经济方面,15亿美元的报价是否合理?科曼多尔群岛面积比阿拉斯加小得多,资源也不如阿拉斯加丰富。阿拉斯加172万平方公里,当时售价720万美元,按购买力换算到现在大约相当于1.2亿美元,而科曼多尔群岛1848平方公里报价15亿美元,单价是阿拉斯加的数百倍。 俄罗斯虽然经济受制裁,但出售领土的政治代价极高,15亿美元可能不足以打动俄罗斯。而且,俄罗斯在堪察加半岛本身就有重要的军事基地,比如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,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,科曼多尔群岛作为其前哨,战略价值远高于经济价值,俄罗斯不可能轻易放弃。 另外,美国国内对这个建议的反应也值得关注。目前没有看到美国政府或军方高层对此有公开支持,反而俄罗斯方面已经明确反对。从历史经验看,领土买卖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极为罕见,尤其是大国之间。 最近的例子是英国将查戈斯群岛主权移交给毛里求斯,但通过租约保留军事基地,这种模式可能更符合现代国际法和政治现实。但即使是这种模式,也需要双方长时间谈判和妥协,而美俄目前的关系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基础。 再想想中国的反应。中国近年来在北极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科研和航道开发,比如参与北极理事会、开展极地科考等。中国的潜艇活动更多是出于科研和战略威慑,而非军事扩张。 美国如果在科曼多尔群岛部署设备,可能被视为对中国的军事围堵,进一步加剧中美在北极的紧张关系。北极地区本应是各国合作开发的区域,过度军事化可能破坏现有的合作框架。 综合来看,弗里茨中校的建议虽然听起来有历史类比的吸引力,但在现实中面临多重障碍。俄罗斯的法律和政治立场、国际法的限制、军事上的实际需求以及美俄关系的现状,都使得购买科曼多尔群岛几乎不可能实现。 与其说是一个可行的战略建议,不如说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,或者是对北极战略重要性的再次提醒。美国如果真的想增强在北极的军事存在,可能需要通过加强现有盟友合作、提升现有基地的能力,或者与俄罗斯进行对话,而不是试图通过购买领土来解决问题。 毕竟,在现代国际关系中,领土主权是国家的核心利益,任何单方面的提议都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。
俄罗斯要卖岛给美国?俄罗斯外交部给出回应。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美国拟从
【8评论】【19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