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7年8月13日,下野的蒋介石乘火车离开南京。临走时,送行的人很少,白崇禧、

历史播报员 2025-07-29 08:13:27

1927年8月13日,下野的蒋介石乘火车离开南京。临走时,送行的人很少,白崇禧、李宗仁、何应钦等大员一个没来,显得极为冷清。

1927年8月13日,南京火车站,一个曾经呼风唤雨的大人物,默默地收拾行囊,准备离开。他就是蒋介石,刚丢下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头衔,下野了。车站上冷冷清清,送行的人屈指可数,连白崇禧、李宗仁、何应钦这些平日里的大佬一个也没露面。这场面,怎么看都透着股落魄的味道。 蒋介石,1887年出生在浙江奉化一个盐商家里,家里不算穷,但也算不上大富大贵。早年他跑去保定学军事,又到日本混了几年,学了点打仗的本事。1908年加入同盟会,辛亥革命时跟着跑前跑后。真正让他崭露头角的是1924年当上黄埔军校校长,手底下带出一帮铁杆军官。1926年,他坐上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位子,带着北伐军一路打过去,把北洋军阀收拾得七零八落,眼看着就要统一中国。可风光背后,麻烦也来了,尤其是跟武汉那帮人闹掰,党内乱成一锅粥。

到了1927年,国共合作彻底崩了,南京和武汉两边干上了,史称“宁汉分裂”。武汉的唐生智带着兵往东打,说要收拾蒋介石。北边呢,孙传芳和张宗昌也不闲着,联手南下想抢地盘。蒋介石想着集中兵力往北干孙传芳,可手下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不干,说先守着等敌人累了再打。何应钦呢,表面上是蒋的人,可关键时候站桂系那边,蒋介石在会上愣是没人撑腰。7月底,孙传芳拿下徐州,蒋介石亲自带兵反攻,结果输得一塌糊涂。武汉趁机挤兑他,南京内部也开始有人嚷着要追责。他拿第十军军长王天培开刀,想堵住悠悠众口,可这招压根没用。 南京政府里,蒋介石跟桂系的梁子越结越大。李宗仁和白崇禧看不惯他啥事都自己说了算,想分点权力。何应钦本来是黄埔系的头儿,按理该挺蒋,可这时候却不吭声,冷眼旁观。有一次军事会上,蒋介石拍桌子说先打唐生智再收拾孙传芳,结果李宗仁他们直接唱反调。他气得说要辞职,没想到这帮人顺着杆子爬,真让他走人。军事上连吃败仗,政治上又没人帮腔,蒋介石这回是真扛不住了,只能宣布下野。

1927年8月13日,蒋介石正式通电下野,下午就从南京坐火车走了。车站上没啥人送,只有吴忠信、杨虎这几个老跟班陪着。白崇禧、李宗仁、何应钦这些平时围着他转的大员,全都没影儿,场面冷得让人心里发毛。他坐的还是普通客车,到了上海,黄金荣、杜月笙倒是带了一堆人接站,热热闹闹地捧场。他没多停留,转头去了杭州,又回了奉化溪口老家。到溪口后,浙江省主席周凤岐送来五万块,说是“路费”,其实是让他赶紧走远点。反倒是军长陈调元掏了十万大洋,还拍胸脯表忠心。 蒋介石走了,南京政府交给李宗仁、白崇禧、何应钦管,可没多久就露馅了,财政吃紧,军饷都发不下来。黄埔系的刘峙、顾祝同偷偷联系蒋介石,北方的冯玉祥、阎锡山也发通电喊他回去。1927年12月,他在上海跟宋美龄结了婚,1928年1月就杀回南京,重当总司令,跟桂系暂时握手言和。后来,他接着搞北伐,1937年打抗日战争,1949年国民政府不行了,他退到台湾,1975年才去世。下野这事儿,成了他政治路上的一个坎,但也给他攒了东山再起的资本。

0 阅读:91

猜你喜欢

历史播报员

历史播报员

阅读不一样的历史文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