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568年,太子陈叔宝到小妾龚氏屋里过夜,忽然看见一个小丫鬟,模样生得倾国倾城

勇敢小妹 2025-07-28 14:39:18

公元568年,太子陈叔宝到小妾龚氏屋里过夜,忽然看见一个小丫鬟,模样生得倾国倾城。 陈叔宝责怪道:“你屋里竟藏着这么一个美人,为何不把她献给我?” 龚氏吓得脸都白了,手紧紧攥着衣角,话都说不利索:“太子……太子息怒,她……她叫张丽华,才来府里没多久,年纪还小,我想着她笨手笨脚的,怕伺候不好您,就没敢……” 话音还没落,那叫张丽华的小丫鬟已经从角落里走了出来。 她穿着一身半旧的青布裙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脸上没施半点脂粉,可站在那儿,眼波流转间像含着一汪清泉,竟比龚氏头上插的金步摇还要亮眼。 陈叔宝眯起眼,手指在榻边轻轻敲着。 他没看龚氏,视线黏在张丽华身上,像蜂蝶绕着花。 “抬起头来。”他的声音比刚才缓和些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劲儿。 张丽华慢慢抬眼,睫毛颤了颤,像受惊的蝶翼。 那双眼睛确实亮,亮得能照见人影子,可深处藏着点怯,像溪水里躲着的小鱼。 龚氏在一旁直冒冷汗,后背的衣裳都湿透了。 她偷偷瞅着太子的脸色,见他嘴角勾着点笑,才敢小声说:“丽华她……她还会唱江南的小调。” 这话像递了个梯子。 陈叔宝果然来了兴致,“哦?唱来听听。” 张丽华抿了抿唇,声音细细的,像春日里抽条的柳丝。 唱的是采莲曲,词儿简单,被她唱得带着水汽,缠缠绵绵的。 一曲唱完,屋里静得能听见烛花爆开的轻响。 陈叔宝忽然笑出声,拍了拍身边的空位。 “过来。” 张丽华脚像钉在地上,没动。 龚氏急得在后面使眼色,嘴唇哆嗦着,差点跪下。 还是陈叔宝身边的内侍干咳一声,她才慢慢挪过去,隔着半尺远站定。 “多大了?”陈叔宝问。 “回太子,十三了。”声音里还有点奶气。 “十三……正好。”他伸手,指尖擦过她的脸颊。 那皮肤滑得像剥了壳的荔枝,比龚氏擦了香膏的脸还润。 龚氏在旁边看着,心像被手攥着,疼得喘不上气。 她知道,这屋里的月亮,从今往后要换个人当了。 第二日天没亮,张丽华就被接到了东宫的偏殿。 龚氏站在廊下看着那顶小轿晃悠悠走远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。 她屋里的铜镜还摆着,照过她插金步摇的模样,也照过张丽华穿着青布裙的模样。 如今再看,镜里的自己竟像蒙了层灰。 张丽华学东西快。 教她梳妆的嬷嬷说,从没见过这么灵的姑娘,教一遍就会挽飞天髻,再难的花样子,看两眼就懂。 陈叔宝常来偏殿,有时让她唱曲,有时就坐着看她描眉。 她描眉不用黛石,只用柳枝烧了熏过,淡淡一层,衬得眼睛更像浸在水里。 有回龚氏按规矩去请安,正撞见张丽华坐在陈叔宝腿上。 她穿着新做的云锦裙,头上插着太子亲赐的珍珠钗,笑起来时,太子的手正替她理着鬓角。 龚氏慌忙低下头,请安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。 张丽华没看她,只轻轻拨弄着太子的衣袖,声音软乎乎的:“爷,龚姐姐来了。” 那声“姐姐”,听着亲,却像针似的扎人。 日子久了,东宫的人都知道。 太子殿下心尖上的人,是那个从龚氏屋里走出来的小丫鬟。 龚氏的院子越来越冷清,连洒扫的仆妇都敢偷懒。 她有时坐在窗前,听着偏殿传来的笑语,会想起初见张丽华的那天。 那丫头穿着青布裙,站在角落里,像株没经风的兰草。 谁能想到,这兰草一旦沾了雨露,竟能艳压满园的花。 只是没人知道。 夜深人静时,张丽华会摸着头上的珍珠钗发呆。 那钗子凉冰冰的,不如江南采莲时戴的野花环,带着太阳的暖。 可她不能说。 在这东宫,暖不暖的,由不得她。 信息来源:本故事基于南朝陈历史背景进行文学创作,融合了历史人物与虚构情节,无具体单一史料依据。通过合理想象还原古代宫廷生活场景及人物心理活动。

0 阅读:85

评论列表

用户10xxx98

用户10xxx98

2
2025-07-28 18:26

不然古时帝王多短命是怎么来的!

勇敢小妹

勇敢小妹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