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插手泰柬冲突,表面中立实则偏袒?柬埔寨陷入尴尬境地。 一场看似不起眼的边境摩擦,在泰国和柬埔寨之间突然失控,迅速从零星交火升级为炮击、火箭弹袭击乃至空袭。 冲突的起因,至今是一笔糊涂账,7月25日战火全面爆发后,双方各执一词。泰国坚称是柬埔寨先用火箭炮轰炸其阵地,自己只是“自卫”;柬埔寨则断然否认,反控泰国主动越界,发动了侵略性空袭。 真正让外界嗅出不寻常味道的,是几件战场上的“新装备”,泰国空军首次大规模动用了美制F-16战斗机,连续发动了三轮空袭,并且毫无顾忌地投下了备受争议的集束弹。 这些F-16在战场上显得格外灵活,技术权限似乎被完全放开,这与美国以往对武器出口的严格限制大相径庭。 面对柬埔寨向联合国的抗议,泰国非但不遮掩,反而大方承认使用了集束弹,辩称打击的“仅为军事目标”。 这种强硬姿态,加上其断然拒绝东盟等任何第三方调解的立场,似乎暗示着它背后有足够的底气。 眼看局势不妙,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急忙四处求援。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试图调停,却被泰国直接驳回。 中国虽表态愿“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”,但鉴于柬埔寨近期的外交摇摆,北京的立场也相当谨慎,并未直接介入。 就在这时,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颇为高调地登场了。他在社交媒体上宣布,已分别与泰柬两国领导人通话,并促成双方同意“立即会面,达成停火”。 特朗普的斡旋重点似乎不在和平本身,而是美国的贸易利益,他直言,如果两国继续冲突,美国就不愿与任何一方达成贸易协议。言下之意很清楚:你们再打下去,谁也别想跟美国做生意。 有意思的是两国对此的回应,泰国外交部表示“原则上同意”停火,但希望美方转告柬埔寨,要先进行双边会谈,确定停火的具体程序。 泰国的“原则上同意”,更像是一种胜利者姿态,潜台词是要柬埔寨必须无条件停火,并接受其已占领争议点的现状。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则回应同意“无条件停火”。 这个“无条件”究竟是否意味着接受泰国的条件,成了停火能否实现的关键,如果不是,冲突恐怕只会继续。 表面上美国在“劝和”,但事实果真如此吗?根据美国《武器出口控制法》,美制武器的使用有严格规定,尤其禁止用于进攻性行动。 可这次泰国的F-16不仅能随意使用,技术性能似乎也全面解锁,对比此前印巴冲突时,美国严厉警告巴基斯坦不得动用F-16攻击印度,如今对泰国的放纵态度,其偏袒之意已不言而喻。至于柬埔寨对集束弹的控诉,美国则选择了沉默,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默许。 进一步看,这场冲突更像是大国地缘战略博弈的缩影,东南亚的稳定,美国显然不乐见中国在东南亚稳步发展,通过制造地区动荡来打断中国的节奏,或许正是一种策略。 当F-16和集束弹这类高阶武器在冲突中频繁亮相,必然会刺激其他东南亚国家加入军备竞赛,而这正是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最大障碍。冷战的强权逻辑,似乎又在这片土地上悄然重现。 这场冲突,也给一直试图在中美间走钢丝的柬埔寨,上了残酷的一课。它既想获得中国的经济实惠,又渴望得到美国的安全保障。 但现实是,美国不可能成为它的后盾,毕竟美泰之间的传统关系远比美柬紧密。平衡外交听起来很美,但小国玩起来风险极高,稍有不慎便会两边不讨好。柬埔寨如今恐怕已经尝到了这种苦涩的滋味。 尽管在国际呼吁下,边境的炮火声暂时减弱,但危机远未结束。外交谈判步履维艰,泰国的态度依旧强硬,而美国的暧昧角色更让局面扑朔迷离。 谁才是东南亚和平的真正掌控者?当强权逻辑开始主导棋局,小国除了选边站队,是否还有别的选择?这个问题,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。 有的网友认为“柬埔寨宣布不在中美之间选站,所以我们也不要在泰柬选边站,呼吁大家和平对话就行”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觉“别小瞧了特朗普的草台班子,他们在很多国际事务处理上,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”
快报快报——柬埔寨突然发布重磅声明!7月26日深夜,柬埔寨国防部突然对外宣
【255评论】【374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