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,苏东坡和一个和尚吃饭,饭毕他对身边的一个歌妓说:“和尚喜欢你,今晚你好好的

历史奇话站 2025-07-28 09:32:26

宋代,苏东坡和一个和尚吃饭,饭毕他对身边的一个歌妓说:“和尚喜欢你,今晚你好好的侍奉他就寝,让他破戒了,我给你10两银子,还给你找个好人家。若是做不到,就要挨一顿板子。”歌妓满口答应,晚上就去了和尚的房间。 苏东坡和佛印关系非常好,他晚年被贬惠州的时候,佛印在江浙,离得很远。有一个僧人叫卓契顺,愿意千里送信,佛印就把他的信托付给了这位僧人。佛印担心苏东坡晚年遭遇这等大挫折,会内心绝望,因此经常在信中鼓励他,让他对生活充满希望。 可见苏东坡与佛印的关系多么好。 其实佛印出家当和尚,全是拜苏东坡为赐。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我们一起走进佛印的故事。 佛印本姓谢,名端卿,是杭州人,从小就饱读诗书,是个远近闻名的大才子。 一次,谢端卿参加科举考试,遇到了苏东坡,两人才情不分上下,侃侃而谈,相见恨晚,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,时间久了,就成了好友。 谢端卿想见一面宋英宗的真面目,而且自小就喜欢佛法,他听说之后,特别想去。但是按规定,只有僧人和皇帝的随行人员才可以进入大殿。 为此,谢端卿苦恼不已,他只好找苏东坡商量,看他能不能把自己弄进大殿。 好巧不巧,苏东坡刚好受命协办诵经仪式,于是他便让谢端卿充当侍者。 祈雨仪式那天,根据苏轼的安排,谢端卿充当了持香侍者,这是最能和皇帝接近的差事。 当谢端卿向英宗递香的时候,他算是看清了宋英宗的长相。宋英宗也注意到了气宇轩昂,长相英俊的谢端卿。 后来,祷告告仪式结束后,宋英宗和方丈闲聊,他看见了谢端卿,就让他过去问话。 宋英宗问他:“你这侍者,看上去倒是一表人才,不知是否诚心向佛?” 谢端卿这个侍者本是冒牌货,见皇帝问话,赶忙回答:“小人自幼向善,长而喜佛,乃是至诚。” 宋英宗对谢端卿的回答很满意,就直接说让他在大相国寺剃度。 谢端卿一听傻眼了,他这次来只是想见见皇帝而已,没想到皇帝一句话就让自己出家了,他实在是接受不了。 但是此时的他即便是口才再好,也不能违抗皇帝的话啊,他只好同意。 大相国寺的方丈高兴坏了,皇帝给他赐了一个英俊少年。于是他赶紧给谢端卿按戒律进行剃度。 之后,宋英宗赐谢端卿法名了元,号佛印。 苏东坡知道后非常自责,没想到自己的好心竟然让好友成了和尚。 不过谢端卿并没有想象中的失落,毕竟他是皇帝钦点的和尚,所以成了和尚后,他对皇帝磕头谢恩。 从此,谢端卿不再用这个名字,而是以佛印自居。 几年后,佛印凭着深厚的学问功底,精研佛法,成了著名的学问僧,到润州金山寺做了主持。 一次,苏东坡到金山寺找佛印,刚进门就闻到一股鱼腥味,苏东坡以为佛印准备了好酒好鱼等着他,但是他左找右找根本没有找到鱼,他认为佛印不是小气鬼,肯定是把鱼藏了起来。 于是苏东坡不露声色,故意在屋子里走了一圈。佛印的房间里简单明了,没有什么摆设可以藏东西的,除了那口罄。 这时,苏东坡哈哈大笑,说要考佛印一番,佛印满口答应。 “上联,向阳门第春常在。” 佛印也没多想,随口就说出下联:“积善人家庆有余。” 苏东坡就哈哈大笑起来,说:“大和尚既然说罄里面有鱼,还不快快端上来给我下酒!” 原来“庆有余”与“罄有鱼”谐音,苏东坡故意让佛印说出这句下联,是要佛印乖乖把鱼交出来。 佛印这才知道上了苏东坡的当,乖乖把鱼拿了出来。 一次,佛印去找苏东坡喝酒,苏东坡觉得只喝酒没有意思,就让家里的歌妓琴娘给他们奏乐。佛印听了后对乐童赞不绝口,这就激发了他想看看歌妓的好奇心。 可是苏东坡故意只让歌妓露出一双脚,苏东坡越是这样,佛印就越想看。苏东坡就让佛印用佳作交换。 佛印无奈,只好照做。 之后,苏东坡把歌妓的真面目展示给佛印看,佛印看了赞不绝口。 苏东坡之前经常劝佛印还俗,佛印不肯,现在他看出来佛印对琴娘有好感,就想用琴娘试探他,一定要让他还俗。 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。 但是琴娘到了佛印房间,佛印已经呼呼大睡了,怎么叫都叫不醒。 快天明时,琴娘急了,她害怕完不成任务被苏东坡打,就急的哭了出来。 听到哭声,佛印醒了。他问琴娘怎么回事,琴娘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他说了,佛印就写了“传与巫山窈窕娘,休将魂梦恼襄王。禅心已作沾泥絮,不逐东风上下狂”给苏东坡看。 苏东坡看了以后,给了琴娘10两银子,让她嫁人。而且,苏东坡对佛印的人品更加敬重了。 佛印虽然是无意当了和尚,但是他却心无杂念,远离红尘,一心一意向佛,他通过实际行动证明,他皈依佛门的不只是形式上的,而是内心的皈依。

0 阅读:2
历史奇话站

历史奇话站

奇话连篇,趣谈历史点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