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斯真的篡改了秦始皇遗诏?北大收藏的汉简,与史记记载大不相同

扬宣平摄影 2025-07-27 17:15:00

提到李斯,许多人第一时间可能会把他与历史上的阴谋、权谋划上等号,认为他是一个典型的权力欲望极强的坏人。然而,事情似乎并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简单。2009年,北大收藏的汉简被意外发现,揭示了李斯的另一面,这一发现与《史记》中的记载大相径庭,甚至让李斯展现出一种令人意外的形象。

以影视剧《神话》为例,剧中的赵高是个典型的反派角色,逐渐黑化,最终为了获得长生不老药与他人联合毒死了秦始皇。赵高虽如愿得到了药物,却也最终陷入了孤独无依的结局。虽然影视剧的表现充满戏剧性,但人们常常会将这种虚构的形象投射到真实历史人物上,从而导致对他们的误解和认知偏差。毕竟,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,但也容易脱离真实。

在《史记》这部历史巨著中,司马迁描述了秦始皇的去世过程。秦始皇死后,李斯和赵高将其遗体偷偷藏于马车中,并用咸鱼掩盖尸体腐败的臭味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他们还用伪造的诏书诱骗扶苏归朝,随后将扶苏秘密杀害。李斯与赵高篡改遗诏,强行拥立胡亥为帝,完全无视群臣反对。正因为如此,秦朝的命运也随着李斯和赵高的篡权而迅速走向了灭亡。这一段史实让许多人认为李斯并非忠臣,反而是背叛了秦始皇、导致国家动荡的罪魁祸首。

然而,历史的面纱并不总是如此简单。2019年,北大意外收到了一批来自海外华侨捐赠的西汉竹简,数量多达3300多枚。这些竹简记录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和兵家学说,令人惊讶的是,竹简中竟然还包含了关于李斯的事迹。根据竹简上的记载,在秦始皇临终时,他曾召李斯到床前,询问他对于接班人选的看法。这一细节表明,秦始皇对李斯还是充满信任的。

当时,秦始皇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:长子扶苏年纪尚轻,次子胡亥虽年纪稍长,却性格懦弱,而大臣们若是趁机发动宫变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李斯在此时提出,自己并非秦国人,不该过多干涉朝政,但他愿意以死来证明自己的忠诚。秦始皇听后并非不信任李斯,而是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,必须尽快决策继位之事。最终,李斯提出了立胡亥为帝的建议,而秦始皇经过深思熟虑后同意了这个决定。

如果这些竹简的记载是准确的,那么李斯的形象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在很多影视剧和史书中,他被描绘为一个权欲熏心的叛徒,但如果真如竹简所述,那李斯在秦始皇死前的选择和忠诚就值得重新审视。胡亥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残忍地杀掉了哥哥扶苏和名将蒙恬。而不久后,胡亥也成为赵高的目标,最终被宦官所杀。

在李斯被监禁时,他毫不留情地对胡亥破口大骂:“我今日的命运,正是秦朝未来的写照。你若让我死,秦朝的未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。”显然,李斯的预言成真了,胡亥不久后就被杀。或许在临死前,胡亥也想到了李斯的忠告,但世事难料,后悔已无济于事。

如果竹简中的记载属实,这将有助于洗清李斯的冤屈。毕竟,历史上他常常被描绘成极具阴谋性的角色,令人对其反感。然而,这个事件也提醒我们,理解历史人物时不应一味偏听偏信,而是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角度去了解,避免被片面的描述所误导。李斯或许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坏,历史的真相,往往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。

0 阅读:33

猜你喜欢

扬宣平摄影

扬宣平摄影

扬宣平带你看不一样的风景,欢迎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