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中国赞]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:不管是印度、巴西还是中国,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然气的话,我们将对你们采取100%的次级税制裁。 (信源:北京客户端——为特朗普帮腔,北约秘书长威胁制裁巴西中国印度) 2024年7月,白宫发出“50天通牒”,目标为莫斯科。特朗普总统宣布,若俄罗斯9月初前不与乌克兰停火,美国将对其所有输美商品征100%关税。然而,好戏还在后头。 仅第二天,新上任北约秘书长吕特在美国国会山,将矛头指向中国、印度和巴西,警告称这些国家若继续与俄做生意,可能面临“二级制裁”。 这套组合拳核心是“二级制裁”,大棒不直接打俄罗斯,而是针对其贸易伙伴。美国驻北约大使惠特克直白表示,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印度、中国等国征收关税。 美国国会正在审议的法案显示,这种惩罚性关税最高可达500%。吕特紧随特朗普发出警告,如同“逼宫”,催促北京、德里和巴西利亚向普京施压。 那么,美国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?这当真是冲着俄罗斯去的吗?数据恐怕不支持这个说法。美俄双方的贸易额还不到总贸易额的0.06%。 用100%的关税去惩罚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贸易对象,显然有些小题大做。英国《独立报》的评论一针见血:这不过是“用美国市场准入权,来要挟其他国家选边站队”,一场典型的“隔山打牛”。 进一步看,特朗普此举更多是为应对国内麻烦。一方面,爱泼斯坦案发酵冲击了经济;另一方面,他竞选时夸口“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”,执政半年却无动静,引来共和党内部鹰派批评,参议员格雷厄姆抛出激进的500%关税方案,迫使特朗普摆出强硬姿态。 不过,他的小动作暴露真实算盘,特意要求在法案中加入总统本人有权取消的条例,为日后依政治需要灵活变通留足后路。 而北约秘书长吕特角色转变有趣,他卖力为美国制裁方案背书,宣布欧洲“大规模资助乌克兰武器”。资金来自北约成员国被迫提高到GDP5%的国防开支,此举既满足特朗普让欧洲多出钱诉求,又确保对乌军援不断供。所谓“俄罗斯威胁”,更像是制裁借口。 面对这根挥舞过来的制裁大棒,几个新兴大国的反应各不相同。 印度无疑是处境最尴尬的。俄乌冲突后,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数量暴涨。而莫迪政府一直充当墙头草,它不想放弃廉价能源,又不敢得罪美国。而要从其他地方采购能源,又要重现开辟道路。 与印度的左右为难形成鲜明对比,巴西的反应最为强硬。巴西表示自己不会屈服,并且表现出维护自身主权的决心。 中国的回应则一如既往,原则性很强。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始终保持中立,既不提供武器,也维持着与俄罗斯的正常经贸往来。 可是,挑战同样严峻:中国对美出口额占其全球贸易的12%,一旦光伏、电动汽车等优势产业遭遇100%的关税,冲击可想而知。 放眼国际,克里姆林宫对特朗普的威胁显得相当冷淡,发言人佩斯科夫称俄罗斯“早已适应制裁”,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则讥讽特朗普在玩“政治摇摆游戏”。 更有看点的,是金砖国家的抱团反击。巴西、印度、中国等国发表联合声明,旗帜鲜明地反对“单边关税”,共同抵制美国的经济胁迫。 如今,50天的倒计时已经开始。这场由美国精心策划的权力游戏,正考验着全球贸易体系的韧性。北京、德里和巴西利亚如何在全球棋盘上落子,既维护自身利益又规避制裁风险,将是未来一个多月的关键。 特朗普这套把经济当武器的玩法,究竟能走多远?当制裁的大网试图罩住半个世界时,它自己会不会先被扯破?这不仅关乎几个国家的命运,更在重新定义21世纪的大国关系。
[中国赞]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:不管是印度、巴西还是中国,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
纸短情长啊
2025-07-27 14:43:11
0
阅读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