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1年二月,“民国四公子”之一的袁二公子袁克文病死在天津,当收拾他的遗物时,

吴术说史 2025-07-27 12:14:52

1931年二月,“民国四公子”之一的袁二公子袁克文病死在天津,当收拾他的遗物时,家人只在书桌的笔筒里找到20块钱。袁二公子早在十几年前,就已经加入青帮,是“大”字辈的人物,比黄金荣、杜月笙、张啸林的辈分还高。

袁克文,1889年出生在朝鲜汉城,是袁世凯的次子,母亲是朝鲜籍三姨太金氏。小时候被过继给大姨太沈氏,沈氏没孩子,把他宠得不行,也养成了他大手大脚的毛病。他天生聪明,虽然不爱死读书,但过目不忘,四书五经、诗词歌赋样样拿得出手。书法和画画也是一绝,1902年袁世凯请了严修、方地山这些名师教他,他的才艺更是突飞猛进。后来,他跟张伯驹、溥侗、张学良齐名,被称为“民国四公子”,名气大得很。 不过,他对政治没啥兴趣,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。1915年袁世凯想当皇帝,他直接站出来反对,还写了首诗讽刺:“绝怜高处多风雨,莫到琼楼最上层。”这下跟老爹彻底翻脸,家里也靠不下了。他风流成性,爱玩爱闹,还跟南京名妓叶丽侪有过一段情,结果叶丽侪被袁世凯抢去做妾,他气得跑上海去了。

袁克文为啥加入青帮?那年头兵荒马乱的,他可能是想找个靠山,或者在江湖上混口饭吃。青帮当时势力不小,加入后能有点保障。他跑去上海后入了帮,辈分还挺高,是“大”字辈的,比黄金荣、杜月笙、张啸林这些大佬都高一辈。这可不是随便混的,他在青帮里混得风生水起,靠着才华和人脉,地位稳得很。 他还特别喜欢收藏古玩字画,手头宽裕时没少花钱。到了晚年,这些东西反倒成了他糊口的资本,靠卖画卖字勉强过日子。 袁克文跟袁世凯的关系,简单说就是“老死不相往来”。袁世凯当年一心想当皇帝,1915年搞洪宪帝制,全国都看着呢。袁克文却不买账,公开反对,还用诗阴阳怪气地劝老爹别作死。这事儿让袁世凯很没面子,父子俩从此决裂。袁世凯称帝失败,1916年就死了,袁克文也没捞到啥好处。 他这人有点骨气,不像有些兄弟那样巴着袁世凯混官位。他宁可自己闯,也不愿沾父亲的光,这点倒是挺让人佩服的。

袁克文年轻时花钱如流水,生活奢靡得很。可惜好景不长,家底挥霍光了,晚年就惨了。1931年3月22日,他在天津英租界两宜里病死,才42岁。家里穷得叮当响,遗物里就20块钱,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。可他葬礼却办得挺热闹,青帮出面操办,四千多人来送行,队伍排了好几里地。这对比挺讽刺的,生前没钱,死后却风光了一把,说明他在江湖和民间还是有点名望的。 袁克文自己混得不好,但他的后代倒是争气。他有四子二女,三儿子袁家骝最出名。袁家骝1912年出生,1932年从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,后来去美国拿了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,搞高能物理研究,参与建造过大名鼎鼎的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加速器。1942年,他跟吴健雄结婚,吴健雄是研究核物理的牛人,被叫作“东方居里夫人”,拿过沃尔夫物理学奖。他们儿子袁伟承也当了物理学家。袁家骝晚年还帮台湾建了同步辐射加速器,挺厉害的。袁家靠这对夫妻在科学界扬名立万,跟袁克文的落魄完全是两回事。

0 阅读:33

猜你喜欢

吴术说史

吴术说史

欢迎关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