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5年,西德总理施密特站在毛主席病榻前,开口就是一句:“欧洲必须联合起来,抗

琉璃映月情 2025-07-27 01:07:54

1975年,西德总理施密特站在毛主席病榻前,开口就是一句:“欧洲必须联合起来,抗衡苏联与美国。”毛主席睁开眼,语气平淡却直中要害:“欧洲分裂,是骨子里的事。”这一句话,让施密特沉默很久。他远道而来,为的就是听听毛主席对世界格局的判断,结果毛主席直接否了他的主张,还预言美国早晚也要出大问题。 施密特这个人,出生在1918年的汉堡,家里是教师出身,从小就接触到严谨的教育氛围。他在二战时加入空军搞防空,战后被俘几个月,出来后读大学学经济和政治,很快就混进社会民主党。1953年进议会,当议员时总爱谈劳工权益,1961年管汉堡内政,那年大洪水,他组织救灾稳住了局面。1969年当国防部长,忙着检查军备,1972年转财政部长,处理货币问题,1974年接总理位子,一直干到1982年。他对外交特别上心,早年就推动西德和中国建交,觉得中国能帮欧洲破冷战困局。 毛泽东1893年生在湖南韶山,农民家庭,从小干农活,1911年去长沙读书,接触历史思想。1918年到北大图书馆工作,接触各种理念,1921年参与建中国共产党。1927年搞秋收起义,上井冈山建基地,1934年长征指挥队伍,1945年成中共中央主席,1949年建国后领导土地改革和工业化,让中国自立。到1975年,他82岁,身体弱但还管国际事,对世界格局看得很透,强调本质问题。中国那时刚从难关走出来,想拉近和西欧距离,西德被视为平衡苏联的伙伴。施密特访华前准备充分,带团队去北京看发展,了解当地情况。这次访问是西德总理第一次来华,冷战下西欧想稳脚跟,中国看中西德的潜力。 施密特和毛主席的会面发生在1975年10月30日,会谈焦点直指欧洲联合和全球安全。施密特先谈欧洲必须团结,对抗苏联扩张和美国影响,他列出防务数据,强调导弹坦克部署。毛主席回应欧洲分裂是内在问题,各国利益不一,英国算自家账,法国拉美国关系,德国还分东西。施密特重申欧洲十年军备计划,毛主席说这挡不住苏联推进,西方得靠自力,借来的盾牌会锈掉。他还提朝鲜战争和越南,指出外力顶不住缺乏内在硬气。毛主席把苏联叫社会帝国主义,潜在冲突可能十年或三十年爆发,中国不信缓和,认为苏联瞄准欧洲霸世界。施密特早年写战略书,毛主席好像知道,强调平衡靠实力。 会谈两小时,毛主席预言美国霸权虽强,但内部会出大麻烦,早几年或晚几年显现。施密特原本求战略建议,结果这些话戳中欧洲联合弱点。他后来说毛主席看穿欧洲统一难事。毛主席的看法基于长期观察,认定弱国得从人心长骨头,不是堆武器。中国那时视西德为反苏伙伴,施密特也想拉近关系,推动经济合作。会后他和邓小平谈,签航空航运协议,强化双边贸易。这次对话让施密特重新审视国际形势,欧洲虽有北约,但内在分化明显,美国想守1945年位子却力不从心。 访华后,西德和中国关系拉近,经济交流多起来,施密特还去新疆看,成为第一个去那的西方领导人。欧洲内部问题渐渐冒头,欧盟成员在会上各打算盘,德国推能源管道,波兰防俄,法国争老大。俄乌冲突时,欧盟给坦克炮弹,但决定还看美国眼色,应了内在分歧的说法。美国国会乱象,两党撕扯,内部矛盾出来。施密特晚年写回忆录,承认毛主席早看穿欧洲统一难。他卸任后当报社头,审稿子,继续关注中国,和邓小平见几次,推贸易合作。在汉堡家弹钢琴,到2015年11月走,96岁,中国官方哀悼。毛主席1976年9月走,82岁,他的格局分析影响长。美国撤阿富汗乱象,欧美装备在乌克兰烧废,都显出军事不是万能,得内在凝聚。中德交流扩展,施密特作为中国通,书架上有中国书,这次访华让他见识东方对大势的把脉。几十年过去,毛主席的预言在现实中验证,欧洲分裂骨子里的事,美国问题也逐步暴露。

0 阅读:0
琉璃映月情

琉璃映月情

‌感谢大家关注,我会继续努力,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