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我就算在美国捡垃圾,也不会回到中国!"谁能想到,这句充满怨愤与决绝的话,竟出自一位曾经的中国高考满分状元、清华学霸,何碧玉之口。本应是国之栋梁的她,却在学成后拒绝回国,甚至公开宣称"死也不回中国"。 此言论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,无数网友痛骂其"忘恩负义""白眼狼"。 这不仅仅是一个天才少女的人生选择,更是一场关于国家培养、人才流失与爱国底线的深刻拷问。 2000年,14岁的何碧玉,以750分的满分成绩夺得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,创下中国高考史上的奇迹。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,父母均为华北石油局高级工程师,从小接受超前教育。 进入清华后,她依然表现优异,18岁获得公派留学资格。彼时的她,曾信誓旦旦地向父母承诺:"学成后一定回国报效祖国。"然而,这一承诺最终化为泡影。 2016年,何碧玉彻底定居美国。当记者问她何时回国时,她冷淡回应:"没考虑过。"。 这一言论迅速引爆舆论。网友痛批:"国家培养你,你却为美国效力?""清华白培养你了,白眼狼!""钱学森当年冲破阻碍也要回国,你呢?" 面对指责,何碧玉的解释是:"美国的科研环境更好,更适合我的发展。"但这一理由并未获得公众谅解,尤其是考虑到她曾接受国家资助留学,如今却拒绝回馈。 何碧玉的言论,让著名教育家郑强教授痛心不已。他在多场演讲中怒斥:"爱国,是一个人的底线!一个不爱国的人,再聪明也是废材!" 郑强强调,中国的高等教育,要培养的是心怀家国的人才,而不是那些只顾个人利益的聪明人。他举例老一辈科学家,即便面对美国的高薪诱惑,仍毅然回国建设一穷二白的祖国:"这才是真正的学者风骨!" 何碧玉并非孤例。美国四大科学院中,华人院士多达数百位,但其中许多人并未回国效力。 相比之下,施一公、颜宁等学者在海外取得成就后,仍选择回国贡献。颜宁甚至放弃普林斯顿终身教职,全职回归清华。两相对比,何碧玉的行为更显刺眼。 何碧玉的才华毋庸置疑,但她的选择令人唏嘘。一个不爱国的人,即便学术成就再高,也难称"伟大"。 我们期待未来的中国,不仅能培养出更多"何碧玉",更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留下,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。毕竟,真正的天才,不仅要有顶尖的智商,更要有炽热的家国情怀。 信息来源: 中华网热点新闻|回顾:"河南神童"何碧玉,14岁以750分上清华,赴美后拒绝回国,现状如何 文|知又 编辑|南风意史
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无处不在,不是一天能形成的,美国媒体功不可没,历史上美国“毒舌”
【10评论】【1点赞】
欧美控七掌柜
甭瞎比扯!如果她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,你再看那些骂她的人的嘴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