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3年2月22日,毛主席巡视到了南京后,陈毅专程从上海赶来迎接。23日,陈毅

鉴史忆往呀 2025-07-26 14:16:31

1953年2月22日,毛主席巡视到了南京后,陈毅专程从上海赶来迎接。23日,陈毅陪同毛主席来到紫金山麓,游览凭吊孙中山的陵墓。

1953年2月下旬,毛泽东抵达南京视察。

得知消息的陈毅专程从上海赶来迎接。

次日,陈毅陪同毛泽东一行前往紫金山中山陵。他们登上墓顶,在孙中山坐像前庄重地鞠躬默哀。

随后,毛泽东停留在祭堂内,专注地阅读镌刻在四周墙壁上的《建国大纲》全文,时间持续颇久。

身边的陈毅曾轻声提醒时间有限,还有其它行程安排,但毛泽东依然坚持逐字逐句读完所有碑文。

读完碑文,毛泽东进入祭堂后的墓室,询问孙中山先生遗体安放的具体位置。随行的柯庆施指着墓 室中的白色大理石卧像介绍,孙中山先生的紫铜棺安放在卧像下方约五米深处。

毛泽东点头表示了解。走出祭堂,毛泽东站在宽阔的平台上,环顾远眺紫金山景色。

之后,一行人又前往紫金山天文台参观。

前往天文台的山路崎岖不平且狭窄。为确保安全,大家换乘了越野性能更好的苏制“嘎斯69”吉普车。

就在车辆将要发动时,陈毅突然从自己的车上下来,走到毛泽东乘坐的车前,提议与毛泽东同乘一车,理由是路上风景优美便于讨论诗词。毛泽东应允。

实际上,陈毅更主要的考虑是山路险峻,同车便于在突发情况下守护毛泽东安全。

一年后的1954年,陈毅患上了支气管炎,决定戒烟。

他向身边工作人员宣布了决定,尤其让他的司机承担起监督之责。

当时,司机对这个决定能否成功执行曾流露出些许疑虑,因为陈毅过去戒烟曾有反复,特别是在外事场合,面对招待用的香烟,偶尔会忍不住破戒。

陈毅的家人,特别是夫人张茜,过去对他在招待场合吸烟甚至偶尔带走香烟的做法颇有微词。

张茜曾限制家里的香烟供应量以帮助他节制。

这次,陈毅以自己名字中“毅”字所蕴含的“毅力”之意自励,表达了坚定的决心。

后来在一次面见毛泽东时,当毛泽东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递烟给他,陈毅明确告知自己已经戒烟,并得到了毛泽东“有志气”的肯定。

时间来到1972年1月6日,陈毅因病逝世。

两天后,即1月8日,在审阅中央政治局报送的关于陈毅同志追悼会文件时,毛泽东才得知这一悲痛的消息。他仔细审阅了文件内容,神色凝重。

在审定过程中,毛泽东删去了文件中关于陈毅功过的两段评价文字。

同年1月10日,毛泽东临时决定亲自前往参加陈毅的追悼会。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,他身着睡袍,外面罩着一件大衣,对迎上前来的张茜表达了哀思,称陈毅是“好人”“好同志”。

他臂戴黑纱,在陈毅的骨灰盒前,眼含泪水,庄重地鞠了三个躬。这次追悼会成为毛泽东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席同志、战友的告别仪式。

时光荏苒。2023年清明节期间,陈毅的长子陈昊苏,前往上海龙华烈士陵园,在陈毅塑像前敬献鲜花寄托哀思。

同年4月,为纪念上海解放74周年以及展现城市历史底蕴,一座表现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时期工作风采的铜质塑像,在上海外滩陈毅广场新址揭幕。

相关仪式由政府部门主持进行,这就像老话说的“树高千尺不忘根”,让人们能更直观地追忆这位共和国元勋在上海的岁月。这一安排体现了后人缅怀开国将帅历史功绩的持续努力。新增的人物动态,是历史情谊在现实中的真实延续。

0 阅读:36
鉴史忆往呀

鉴史忆往呀

欢迎关注,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