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5年,西安一老农挖地基,挖出一条大蛇,老农惊惧不已,刚要将它铲为两段,却发

史面的楚歌 2025-07-26 08:16:35

1975年,西安一老农挖地基,挖出一条大蛇,老农惊惧不已,刚要将它铲为两段,却发现这蛇一动不动!老农再仔细一看,顿时心中狂喜! 1975年夏天,西安郊外草场坡村的老刘正在为儿子盖新房。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挥着铁锹挖地基,突然挖到一个硬物。 仔细一看,土里露出一截弯曲的"蛇"形物体。老刘心头一惊,本能地举起铁锹,却发现这"蛇"纹丝不动。 他弯下腰,小心翼翼地用手触碰,指尖传来冰凉的金属触感。 擦去表面的泥土,一抹耀眼的金色映入眼帘。老刘顿时瞪大了眼睛,心跳加速莫非挖到宝贝了? 他放下铁锹,用手慢慢清理周围的泥土。随着泥土一点点剥落,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逐渐显现。 龙身线条流畅,鳞片清晰可见,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 老刘屏住呼吸,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这条金龙昂首挺胸,龙尾高翘,背上还装饰着精美的祥云纹饰,做工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。 激动万分的老刘继续往下挖掘,希望能找到更多宝贝。 果然他又陆续挖出六段金龙残件。每一段都工艺精湛,虽然有些破损,但仍能看出当年的华美。 老刘如获至宝,将这些金龙残件和完整的金龙一起小心收好。 他盘算着,这些宝贝或许能解决盖房和儿子娶媳妇的难题。第二天,他带着一段残件去文物站打听,想了解它们的价值。 文物站的工作人员一见残件就认出是珍贵文物。他们耐心地向老刘讲解文物保护法规,告诉他地下出土的文物都归国家所有,私自买卖是违法的。 起初老刘有些犹豫,但工作人员没有简单说教,而是用实际行动感动了他。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,文物站的工作人员经常来帮老刘盖新房,还有人自掏腰包买了水泥。这份真诚打动了老刘,他最终将金龙和残件全部上交给了国家。 经专家鉴定,这是一条唐代的鎏金铁芯铜龙。龙身长35厘米,重2.78公斤,内为铁芯,外包铜层,表面鎏金。 这种工艺既保证了强度,又展现出华丽的外观,体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。那条完整的金龙被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,成为镇馆之宝。 六段残件经过专家30年的研究,终于在2005年成功修复。 如今这些珍贵的文物经常出国展览,向世界展示盛唐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。 老刘的故事告诉我们,保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责任。这些珍贵文物不仅属于个人,更是全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,需要我们共同守护。

0 阅读:122

猜你喜欢

史面的楚歌

史面的楚歌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