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克兰武装部队前总司令扎卢日内称,若乌克兰不寻求停火或暂时休战,而是维持当前防御

兰亭说事 2025-07-25 15:15:43

乌克兰武装部队前总司令扎卢日内称,若乌克兰不寻求停火或暂时休战,而是维持当前防御策略和资源动员模式,俄乌战争可能将持续至2034年。 扎卢日内去年还带着乌军把俄军打得节节败退,结果今年突然被解职,现在他站出来说俄乌战争可能持续到 2034 年,这背后的门道可不少。咱们先得弄清楚这位将军为啥被解职,再看看他说的这话有没有道理。 扎卢日内可不是一般人,去年他指挥乌军搞反攻,拿下了赫尔松这些地方,在乌克兰老百姓心里威望特别高。可今年年初,泽连斯基突然把他炒了鱿鱼,说是要 “更新领导层”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可多了。 一方面,乌军去年的反攻没达到预期,损失特别大,光 2023 年 9 月一个月就损失了 1.7 万人和 2700 多件装备,全年下来损失超过 12.5 万人,西方援助的 “豹” 式坦克、“布雷德利” 战车也被俄军摧毁不少。另一方面,扎卢日内和泽连斯基在战略上有分歧。扎卢日内觉得现在是消耗战,得调整策略,可泽连斯基可能更倾向于继续进攻,再加上扎卢日内在国内的支持率比泽连斯基还高,这就让现政府有点坐不住了。 再说说扎卢日内为啥说战争会持续到 2034 年。现在俄乌两边都在打消耗战,拼的就是谁的家底厚、谁的资源多。乌克兰这边,打仗全靠西方援助,可西方的弹药库都快被掏空了。 就说 155 毫米炮弹吧,乌克兰已经消耗了 200 万发,其中超过 3/4 来自美国,而美国现在每个月最多只能生产 1.5 万发,根本跟不上乌军的消耗。2025 年,美国暂停了对乌克兰的部分军援,像 “爱国者” 防空导弹、“海马斯” 火箭炮的火箭弹这些关键武器都不送了,这对乌军的防御影响特别大。 俄罗斯那边就不一样了,军工产能那是相当猛。2024 年,俄罗斯每个月能生产 450 万枚炮弹,是乌克兰需求的好几倍。而且俄罗斯的军工企业还在不断扩产,弹药产量比战前增加了 13 倍,无人机产量增加了 3 倍,装甲武器产量也增加了 2.5 倍。这么看下来,俄罗斯在长期战争中更有韧性。 再看看乌克兰的经济,2024 年 GDP 增长放缓到 3%,通胀却涨到了 9%,这么下去根本撑不了长期战争。乌克兰财政部的数据显示,从 2022 年到 2024 年,他们总共获得了 854 亿美元的财政援助,可这点钱在战争面前就是杯水车薪。现在乌克兰为了补充兵力,又开始大规模征兵,计划再征召 16 万人,可这也带来了兵源质量下降的问题。 国际上的情况也不乐观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预测战争可能在 2025 年结束,可扎卢日内的预测更悲观。这可能是因为乌军内部对当前的防御策略很担忧。现在乌军采用的 “扎卢日内防线”,其实就是二战时期的 “龙牙防线” 那一套,靠雷场、反坦克壕、铁丝网这些来减缓俄军进攻,可这种防御模式消耗特别大,而且主动权在俄军手里。 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例子。两伊战争打了 8 年,双方军费开支近 2000 亿美元,经济损失达 5400 亿美元,最后谁也没占到便宜。俄乌战争现在的情况有点像,两边都在拼消耗,可乌克兰的家底明显不如俄罗斯厚。俄罗斯的经济在制裁下还能保持增长,2023 年和 2024 年 GDP 都增长了 3.6%,而乌克兰的经济却在崩溃边缘。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西方援助的不确定性。美国现在自己的弹药库存也紧张,2025 年暂停对乌军援就是个信号。而且美国国内对继续支持乌克兰的分歧越来越大,要是哪天西方援助突然断了,乌克兰根本撑不下去。反观俄罗斯,他们能从伊朗、朝鲜这些国家买到武器,还能自己生产,供应链比乌克兰稳定得多。 扎卢日内被解职后说这话,其实也是在表达对现政府策略的不满。他可能觉得现在的防御策略和资源动员模式不可持续,继续这么下去,乌克兰的人力、物力都会被拖垮。而现政府可能更倾向于维持现状,或者继续进攻,这就导致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。 综合来看,扎卢日内的预测不是随便说说的。俄乌战争现在陷入僵局,两边都没办法迅速决出胜负,只能拼消耗。乌克兰依赖西方援助,可西方的支持不是无限的;俄罗斯家底厚,军工产能又强,更能打持久战。 要是乌克兰不寻求停火,继续维持现在的防御策略和资源动员模式,这场战争还真有可能像扎卢日内说的那样,持续到 2034 年。 不过,战争的走向还受到很多因素影响,比如国际局势的变化、双方的战术调整等等,谁也不敢说一定会怎么样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长期战争对两边的老百姓来说,都是一场灾难。

0 阅读:1
兰亭说事

兰亭说事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