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周期板块暴涨背后的"反内卷"契机,如何理性把握? 这两天金属、钢铁、建材等顺周期板块暴涨,背后是四部委密集出台的"反内卷"政策在刺激市场神经。这种政策性行情既蕴含转型机遇,也暗藏估值陷阱,关键在于辨别虚实。 政策的底层逻辑在于重构行业竞争格局。以价格法修正草案为例,它将"低价倾销"作为不正当竞争进行规范,实质是在打破"赔本赚吆喝"的恶性循环。这对长期陷入价格战的钢铁、水泥等行业来说,等于给无序竞争套上缰绳,利好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的提升。类似逻辑延伸至集采领域,当药品采购不再以最低价为唯一标准,就意味着企业可以腾出资源投入研发而非低价血拼。 市场的即时反应存在"利好转利空"的辩证关系。政策催化了超跌板块的价值修复:数据显示,基本金属指数6月底已开始筑底回升,板块PB估值处于近五年10%分位,政策东风正好引燃了估值洼地的做多热情。但需注意政策见效存在时滞——当前钢厂产能利用率仍低于80%,煤炭库存尚处高位,行业整体需求回暖尚未得到经济数据验证。 游资对政策博弈存在典型的认知差套利。以雅砻江水电站开工带动建材股为例,这种"超级工程+反内卷"的复合叙事极易制造短线狂欢。然而水泥行业真实产能利用率仅有55%-60%,基建开工增量未必能填平产能过剩的深坑,这种结构性矛盾可能使行情难以持久。 把握这类政策行情的关键是穿透三重迷雾:一是区分行政调控与市场出清的关系,避免将短期价格管制等同于长期供需改善;二是跟踪行业整合的真实进度,如国资委要求央企带头抵制内卷,具体重组案例落地才是真利好;三是警惕"低位即安全"的思维陷阱,需结合库存周期判断拐点真实性。真正的机会永远属于那些能用政策红利夯实核心竞争力的企业,而非简单跟风炒作的筹码游戏。
顺周期板块暴涨背后的"反内卷"契机,如何理性把握? 这两天金属、钢铁、建材等顺
袁绍八点
2025-07-25 09:15:32
0
阅读: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