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66年,年仅25岁的永琪病逝。乾隆悲痛欲绝,按太子的规格举办了葬礼。可奇怪的是,一个月后,乾隆竟然下令处死为永琪治病的几位太医。“你们都得为他陪葬!”乾隆愤怒的喊道。 话说这五阿哥永琪,出身其实挺普通的,他额娘愉妃,在雍正爷那会儿就是个侧室格格,跟着还是皇子的乾隆。这位愉妃性子安静,也不爱争宠,加上娘家势力一般,所以一直没怎么受乾隆待见。 可谁能想到呢,乾隆当了皇帝后,反而越来越喜欢愉妃这种淡淡的性子了。可能是在后宫的莺莺燕燕里,愉妃的这份恬淡让他觉得轻松自在吧。所以那段时间,乾隆就爱往愉妃那儿跑,一起吃个饭,喝个茶,说说笑笑的。 没过几年,乾隆六年,愉妃生下了皇五子永琪。这下可好,母凭子贵,愉妃很快就被封为了愉嫔。而永琪更是从小就得了乾隆的欢心,这孩子啊,是真讨人喜欢。 出身普通的永琪,咋就这么让乾隆喜欢呢?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聪明好学,又肯下功夫。 清朝那会儿的贵族子弟,都挺重视骑射的。永琪小时候就练得一身好武艺,骑马射箭不在话下,摔跤也厉害。《清高宗实录》里还记载了一件事儿,说乾隆这老头子,一向觉得自己骑射挺厉害的,有一次心血来潮,想跟永琪比试比试,结果连着三局,都是永琪赢了。 当然了,永琪的优秀可不止这些。他从小就爱学习,也肯钻研,所以在文化方面也很出色,是个博学多才的人。据说他语言天赋特别高,汉语、满语、蒙古语说得都很溜。而且,他还懂天文历算,这在皇子里面可不多见。 不光如此,永琪在艺术上也有造诣,书法好,会画画,还懂音律。这么一个先天条件好,后天又努力的孩子,能不招人喜欢吗?所以,在乾隆那些没夭折的儿子里,永琪绝对是最受宠的一个。 乾隆晚年的时候还说过一句话,“其时朕观视皇五子于诸子中觉贵重。”这话是永琪去世多年后说的,可见乾隆心里对这个五儿子是真看重。 其实,乾隆觉得永琪“贵重”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永琪特别孝顺。这事儿就得说说乾隆二十八年在圆明园发生的那场火灾了。 有一天,乾隆在九州清晏殿里休息,突然就着火了。火势越来越大,可偌大的皇宫,一时半会儿没人能及时赶来救驾。当时正当值的皇四子永珹,一看这架势,竟然自己跳窗跑了。乾隆一看这情况,只能大声呼救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永琪不顾自己的安危,冲进火海,拼了命把乾隆背了出来。 经过这件事,乾隆对永琪更是另眼相看。在他24岁的时候,就封他为荣亲王。这在当时可是很高的荣誉了。 后来,富察皇后生的两个嫡子先后夭折,这让乾隆非常伤心,也让他更加看重剩下的儿子。特别是永琪,几乎成了乾隆心里最中意的皇位继承人。为了确保永琪将来能顺利继位,乾隆还把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过继给了别人,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为永琪铺路。 可谁知道天意弄人啊!还没等乾隆正式把永琪的名字写在“正大光明”的牌匾后面,永琪就病倒了。 乾隆三十年,永琪得了一种叫“附骨疽”的病。按理说,永琪生在皇家,太医院那么多名医,应该能得到最好的治疗。可是,这病却一直不见好转,拖了很久。 乾隆看着心疼啊,为了安慰永琪,也可能是想给他“冲喜”,在永琪病重期间,乾隆下旨加封他为“和硕荣亲王”。这已经是最高的亲王爵位了,可见乾隆对永琪是寄予厚望的。 可是,永琪的病实在是太重了,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,回天乏术。乾隆三十一年三月,年仅25岁的永琪就去世了。 永琪的英年早逝对乾隆的打击非常大,所以,乾隆最终决定以太子的规格厚葬永琪,这在清朝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。 永琪安葬后没多久,在乾隆的授意下,经过其他太医查明,永琪的病之所以没治好,竟然是因为误诊!当时给永琪看病的太医,把他的病情和其他类似的疾病弄混了,结果耽误了治疗。 乾隆知道这个消息后,那是怒不可遏!自己那么宝贝的儿子,竟然是被庸医给耽误死的,这谁能忍?很快,乾隆就下令把那几个给永琪看病的太医全部问斩了。一句“你们都得为他陪葬!”,大概就是当时乾隆的心情写照吧。 不过,话说回来,永琪虽然英年早逝,但是他的后代却挺有出息的。他的侧福晋索绰罗氏,就是《还珠格格》里“知画”的原型,给她生了个儿子叫绵亿。这绵亿也继承了他爹的天赋,琴棋书画、骑马射箭样样精通。绵亿的儿子奕绘也很有才华,是个诗人,书法画画也都不错,在嘉庆、道光年间挺有名气的。甚至到了后代,永琪的第八代传人爱新觉罗启孮还是国际上著名的史学家。
1766年,年仅25岁的永琪病逝。乾隆悲痛欲绝,按太子的规格举办了葬礼。可奇怪的
思念如潮心难安
2025-07-24 16:17:16
0
阅读:1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