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则天男宠张易之、张昌宗兄弟的母亲阿臧,看上了三十多岁的宰相李迥秀。武则天让李迥秀迎娶阿臧。不久后,张易之进谗:“李大人嫌弃阿娘年老,不理不睬。” 武则天步入晚年后,在情感上愈发依赖身边的宠臣,张易之、张昌宗兄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 张氏兄弟凭借武则天的宠爱,权倾朝野,一时间风光无二。他们不仅在朝廷上拥有极大的影响力,其家族成员也借着这股势力,地位水涨船高。阿臧作为张氏兄弟的母亲,自然也跟着沾光,在京城之中颇有分量。 阿臧在张氏兄弟得势后,生活奢靡,行事也越发张扬。她看中了年轻有为、风度翩翩的宰相李迥秀,一心想要让他成为自己的夫婿。 阿臧为何会看上李迥秀,除了因为李迥秀的身份能够进一步提升她和张氏兄弟的地位,也确有被李迥秀的才华和风度所吸引的因素。 李迥秀三十多岁便位居宰相,可谓年轻有为。他出身名门,才华横溢,在朝野上下都有着不错的口碑。李迥秀的父亲李大智曾官至洛州长史,良好的家庭出身为他的仕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他凭借着自身的才干,在官场中步步高升,最终跻身宰相之列,成为武则天倚重的大臣之一。 而武则天之所以会同意阿臧的请求,并强迫李迥秀迎娶阿臧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 首先,武则天对张氏兄弟极为宠爱,为了让他们开心,对于他们母亲的请求自然会加以考虑。 其次,武则天认为这桩婚事能够将李迥秀与张氏兄弟捆绑在一起,从而更好地掌控李迥秀这位宰相。 在当时,皇权至高无上,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命令无人敢违抗,强迫李迥秀成婚对她而言并非难事。 李迥秀对于这桩婚事的态度是极为抵触的。一方面,阿臧的年龄比他大不少,而且声名不佳,李迥秀作为名门之后,实在难以接受这样一位妻子。 另一方面,李迥秀深知这桩婚事背后的政治因素,一旦与张氏兄弟扯上关系,自己的仕途和名声都可能受到影响。 但面对武则天的 李迥秀被迫迎娶阿臧后,两人的婚姻生活并不和谐。李迥秀心中对这桩婚事充满了抵触,自然无法真心对待阿臧。他常常以公务繁忙为由,避开与阿臧相处,即使在家中,也对阿臧不理不睬。 阿臧对于李迥秀的冷淡态度十分不满。她习惯了凭借儿子的权势呼风唤雨,如今却受到李迥秀的冷落,心中的怨气可想而知。于是,她便在儿子张易之面前哭诉李迥秀对自己的不敬。 张易之本就对李迥秀心存芥蒂,认为李迥秀看不起他们兄弟和母亲。听闻母亲的哭诉后,他更是怒火中烧,决定报复李迥秀。 一次,张易之找到一个机会,在武则天面前进谗言:“李大人嫌弃阿娘年老,不理不睬。” 张易之的这番话,无疑是在挑拨武则天与李迥秀的关系。 年迈武则天,已不如往日的英明,听闻此事后,十分生气。武则天认为李迥秀既然迎娶了阿臧,就应当尊重她,而李迥秀的这种态度不仅是对阿臧的不尊重,更是对自己命令的轻视。 武则天对李迥秀的不满就此产生,这也为后来李迥秀的命运埋下了伏笔。 在这段婚姻期间,李迥秀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挣扎。他既要在朝堂上应对复杂的局面,又要在家中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妻子,还要时刻提防张氏兄弟的算计。他的生活变得压抑而艰难,曾经的意气风发也渐渐被消磨殆尽。 随着张易之的谗言不断传入武则天耳中,武则天对李迥秀的不满日益加深。最终,在张氏兄弟的不断构陷下,武则天对李迥秀失去了信任,将他贬官外放。 李迥秀被贬后,离开了繁华的京城,前往偏远的地方任职。他的仕途因此遭受了沉重的打击,曾经的宰相之位化为泡影。在被贬期间,李迥秀的心情十分郁闷,他常常感叹自己命运的不幸。 张易之、张昌宗兄弟的结局也并不美好。他们凭借武则天的宠爱,专权跋扈,引起了朝中大臣和李唐宗室的强烈不满。后来,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,诛杀了张易之、张昌宗兄弟,逼迫武则天退位,恢复了李唐王朝。 李迥秀在被贬之后,虽然仕途失意,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。他在地方上任职期间,尽职尽责,为当地的百姓做了一些实事,赢得了百姓的爱戴。 后来,随着局势的变化,李迥秀又被召回京城,但此时的他已经看淡了官场的沉浮,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,安度晚年。#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#
武则天男宠张易之、张昌宗兄弟的母亲阿臧,看上了三十多岁的宰相李迥秀。武则天让李迥
帝王八卦
2025-07-24 03:31:13
0
阅读: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