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K新闻网

1382年,马皇后弥留之际,坚持要找自己的一个贴身太监。大家都不解其意,朱元璋却

1382年,马皇后弥留之际,坚持要找自己的一个贴身太监。大家都不解其意,朱元璋却忍着泪赶紧点头:“好好好,马上去找,你放心。” 在中国历史的帝王群像中,朱元璋无疑是最为传奇的一位。 他出身贫寒,自幼丧父,流落为僧,又因战乱投身义军,最终建立明朝,成为大明太祖,一统华夏。 他用铁血手段肃清敌对势力,也用严酷律法重整纲纪。 但这位以“狠辣果决”著称的开国皇帝,在内廷生活中,却有着令人动容的一面——那便是他与结发妻子马皇后的深情厚谊。 朱元璋的原配马氏,是他早年加入郭子兴义军时郭的养女。 据记载,马氏不仅相貌端庄,更有极高的政治智慧与为人之德。 在朱元璋尚未成事之时,她与丈夫一同忍饥挨冻、颠沛流离;而在朱元璋成就霸业之后,她仍以俭朴为风、劝谏为要,深受宫中众人敬重。 她不贪权、不妒宠,是少有的“治内有方”的皇后典范。 在马皇后的帮助下,朱元璋处理政务更加得力。 她时常劝皇帝宽政恤民,对后宫妃嫔和臣子家眷也多有照拂。 她曾多次劝朱元璋免除刑罚、宽恕旧人,即使是政治斗争中的牺牲者,她也屡次请求丈夫网开一面。 在刚刚建立明朝、政局不稳的年代里,马皇后的谦和与节制,为宫廷乃至国家带来了珍贵的稳定与温度。 两人的感情贯穿了整个奋斗与治国的过程。 朱元璋在即位之后,尊马氏为皇后,一生未再立后。 在外人看来,这位铁腕君主或许无情,但在马皇后面前,他却始终以“夫妇”相待,而非“君臣”。 然而,再深的情谊,也敌不过人生的无常。 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马皇后病重,宫中一片肃静,连太监走路都不敢出声。 朱元璋日夜陪伴,几乎不理朝政。 大明开国十余载的风雨,夫妻二人同甘共苦,但这一刻,他第一次感到无力和绝望。 就在弥留之际,马皇后忽然挣扎着开口:“陛下,替我找一下那个贴身太监……我想见他一面。” 宫人一时都愣住了,不明所以。 那人是个低阶小太监,几日前端汤时不慎跌倒,将药洒了一地,事后便被皇帝下令关进了天牢。 众人迟疑间,朱元璋却已经明白了马皇后的意思。他眼圈一红,连连点头:“好好好,马上去找……你放心。” 原来,马皇后心里一直记挂着那名误事的小太监。 她深知朱元璋的脾性,那一碗药汤在朱元璋看来,便是对她性命的威胁,自然不会轻饶。 但她心里明白,那个孩子不过一时不慎,若她走后,皇帝迁怒,只怕人命难保。 这是她临终前想办的第一件事——救人一命。 朱元璋终究没违她的心意,当即下旨将小太监释放。得知消息后,马皇后微微一笑,似是放下了一个心结。 可她并没有停下来,她又艰难地抬起头,语气温柔却坚定:“陛下,还有一事。我若走了,千万不要责怪太医们……人有生死,命数难逃,病不是他们能控制的。” 朱元璋的手紧紧握着她的,浑身颤抖,却又无力反驳。 他知道她说得对,可他无法接受。他想救她,用尽了一切办法,但此刻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慢慢远去。 “你还要替我照顾好太子……他性子软,别太苛他……还有你自己,也要保重。”马皇后声音越来越低。 她说完这些话,脸上竟带着一丝安详,仿佛此生已无遗憾。 不久之后,马皇后安然离世。 朱元璋在她灵前失声痛哭,命人厚葬于帝陵。 他一生未再立后。对于这位共患难、同生死的发妻,他怀着无法言说的敬意与哀思,将全部的柔情埋在了那座冰冷的陵寝之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