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K新闻网

1940年,115师686团炮弹告急,全团只剩下3发炮弹,团长张仁初急得团团转。

1940年,115师686团炮弹告急,全团只剩下3发炮弹,团长张仁初急得团团转。这时,一个侦察员告诉他:“城中的鬼子刚运来了几百发炮弹!” 1940年3月,鲁南山区,八路军115师686团指挥所内,大家都一脸惆怅。 团长张仁初盯着墙上的作战地图,一句话也没说。全团只剩下3发炮弹,面对装备精良的鬼子,该怎么打?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 关键时刻,侦察员王二虎浑身是雪,连滚带爬冲进屋子,气喘吁吁大喊:“团长!白彦镇的鬼子刚运到93箱炮弹,就藏在镇北小学!” 这话一出口,屋里所有人眼睛瞬间亮了。白彦镇位置关键,卡在抱犊崮和天宝山中间,是重要交通要道。 2 月 14 日,686 团好不容易打下白彦镇,把日军气得不轻。三天前部队被撤离,张仁初特意留了 12 名侦察员潜伏在镇里。没想到这么快,就等来了关键情报。 张仁初手指在地图上白彦镇的位置反复划拉,心里快速盘算。93 箱炮弹,换算下来足足 279 发九二式步兵炮弹!对缺枪少弹的 686 团来说,这可是救命的物资。 张仁初扯开嗓子大喊:“李玉章!” 听到喊声,正在墙角擦炮管的炮兵连长李玉章立刻起身,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。 李玉章是山东人,此时,他带的炮兵团刚成立半年,全连仅有的两门九二式步兵炮,还是从日军手里缴获的。 李玉章气喘吁吁地回道:“团长,给我一个排!保证把炮弹全弄回来!” 张仁初盯着他看了两秒,重重一点头。 当天夜里,四周一片漆黑。李玉章带着 30 名战士,贴着墙根摸到白彦镇外。镇子里安静得瘆人,只有日军巡逻的皮靴声时不时响起。 他们顺着侦察员提前标记的排水沟,悄咪咪往镇里摸,很快到了小学后墙。月光下,石头墙泛着青灰色。 李玉章摸出怀里的铁撬棍,插进石缝里慢慢用力。“咔嗒” 一声,一块石头松动了。战士们一个接一个接力,憋住呼吸轮流撬。 足足半个多小时,才弄出个能钻过两个人的洞口。李玉章第一个爬进去,借着月光一看,教室中间整整齐齐码着木箱,箱盖上 “九二式步兵炮弹药” 的日文看得清清楚楚。 战士们刚要动手搬,突然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!李玉章赶紧摆手,大伙猫腰躲到箱子后面,大气都不敢出。透过门缝,两个日军哨兵正慢悠悠往教室走。 日军哨兵刚推开门,李玉章猛地窜出去,抡起枪托照着一个哨兵脑袋狠狠砸下去。另一个哨兵刚要喊,战士王大牛一个箭步扑上去,死死掐住他脖子。 解决完哨兵,李玉章一挥手:“快搬!” 战士们立刻排成队,一箱箱炮弹从洞里递出去。 就在这时,“咣当” 一声巨响!一名战士不小心碰倒了木箱。寂静的夜里,这声音格外刺耳。李玉章心里 “咯噔” 一下,抄起机枪就往外冲。 果然,几十名端着刺刀的日军从四面八方围过来。“撤!都给我撤!” 李玉章边打边退,子弹 “嗖嗖” 擦着耳边飞过。 突然,左腿一阵钻心的疼 —— 中弹了!但他咬着牙继续射击,直到看着最后一名战士翻过墙,这才眼前一黑,栽倒在地。 这边李玉章生死未卜,另一边张仁初带着部队在镇南发起佯攻。三挺机枪架在土坡上疯狂扫射,战士们把鞭炮塞进铁皮桶里点燃。 噼里啪啦的声音混着呐喊,听着就像千军万马在冲锋。日军指挥官森川大佐果然上当,把主力全调到了南城门,压根没发现背后正被掏了老窝。 李玉章再睁眼时,发现自己躺在老乡家土炕上。救他的是被日军抓来当苦力的老周。这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正带着十几个乡亲,把炮弹往驴车上搬。 老周坚定地说道:“李连长,你安心养伤!这些炮弹,我们就是拼了命也得送到八路军手里!” 天快亮时,炮弹装车完毕。李玉章不顾伤口疼,非要跟着走。老周没办法,只好扶他上马。队伍刚走出二里地,身后突然炸开一团火光。 原来是李玉章临走前,把剩下的炮弹全引爆了,还能听见日军气急败坏的叫骂声。 回到根据地,张仁初早早等在门口。听说李玉章受伤,他红着眼眶紧紧握住战友的手:“好兄弟!有了这批炮弹,咱们就专炸鬼子的碉堡!” 三天后的深夜,686 团炮兵阵地悄悄往前推进。李玉章躺在担架上,吊着受伤的腿,亲自指挥两门九二式步兵炮瞄准白彦镇据点。 “放!” 随着一声令下,炮弹 “嗖” 地飞出去,精准命中日军弹药库,“轰” 的一声火光冲天!“打得好!” 张仁初在指挥所里激动得直拍桌子。 接下来一个月,靠着这批炮弹,686 团一口气拔掉 17 个日伪据点。鲁南根据地地盘越打越大,抱犊崮和天宝山连成一片,彻底撕开了日军的封锁线。 1940 年 5 月,最后一股日军灰溜溜撤出白彦镇。张仁初站在镇公所废墟上,望着远处青山,心里五味杂陈。 这场胜利,不只是打跑了鬼子,更是老百姓用血肉之躯,和八路军一起筑起了钢铁长城。 现在的白彦镇小学旧址,已经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展厅里,那门锈迹斑斑的九二式步兵炮静静立着,炮身的每一道锈痕,都在无声诉说当年的惊心动魄。

评论列表

用户10xxx81
用户10xxx81 4
2025-07-03 22:52
有炮,主力部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