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年互联网老兵的真心话:中年失业,为什么劝你别轻易创业!

娱乐 04-23 阅读:16 评论:0

Hi,我是唐大业,尽说大实话!

在写这篇文章之前,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。

读这篇文章的你,是否正在经历中年失业或者收入下降带来的无比焦虑。

如果你正在经历,不妨认真把这篇文章看下去。作为有着18年互联网从业经验的老兵,也许提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建议,但相信一定会对你有帮助。

01

即使中年失业,千万别轻易创业!

经济转型的阵痛期,比起冬日里的寒风,更加吹得人心里发亮。

这两年,形势大家也都看到了,不是个别人不好过,而是全世界都不太好过。

微软、特斯拉这样的全球科技巨头,裁员潮那是此起彼伏,而中国的互联网大厂也陷入降本增效的漩涡,也许你前一天还是在阿里奋斗10年的P8,今天就要去找财务领赔偿了。

年轻人不好找工作,也许可以选择等待。可对于中年人,尤其是曾位居企业中高层的群体,一旦失业,那真的是天塌下来的事。

他们头顶“高P光环”,手握几十万甚至百万年薪,说不定却在一夜之间沦为职场“弃子”。

失业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压力,更是一种社会身份的崩塌。房贷、子女教育、父母赡养,这些现实问题像巨石般压在肩头。

很多人失业后都希望能通过创业来逆天改命,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。

90%的创业者都被现实的大浪拍在沙滩上,要么项目活不过三年,要么赔得血本无归。

而对中年人来说,创业试错的成本更高,一次失败也许很难再有出头之日。

因为对于大家来说,看到的那些成功案例,只不过是生存者偏差。成功的只不过是少数案例,失败的你看不到罢了。

就像你经常能在街头巷尾看到架着手机、打着灯光又唱又跳直播的年轻人,他们的努力诚然可贵,网红梦想也值得肯定。可惜有千万人梦想当网红逆袭,真正成功的只有1%。

所以在这里,真的劝那些失业的中年人,不要轻易去创业。因为身边真的有很多惨痛的教训。

曾经有一位朋友,之前在房产公司混的不错,是个中层管理者。然而这两年房地产颓势,他最终也失了业。

其实按照这位朋友的履历和经验,还是可以找到新工作的。可他偏偏要自己创业,接手了亲戚几百平的商铺,上百万加盟了家火锅店。

餐饮的确是如今的热门创业赛道,可也是最卷的领域。很多人可能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,如今大街小巷都是各种火锅店、烧烤店。就算经济再好,也有饱和的时候,更何况消费降级,那就更不好干了。

刚开业的时候,火锅店的流水还不错,好的时候一天能过万,但三个月后客流量便断崖式下跌。

原因很简单,跟风开店的人太多。本来这条街有两家火锅店,可很快便有了第四家、第五家。做得再好,总会有被淘汰的。

这位朋友的总结也很精辟:“大公司的管理经验在创业中真的毫无用处,加盟商的套路比职场PUA更狠。”

由此可见,创业并不是公司里那套高举高打,选址、供应链、成本控制、市场规律、区位承载力这些都需要一个人去研究,很容易盲目自信,低估背后的风险。

所以啊,如果真的失业了,千万不要沉浸在过去被人叫“xx总”、“xx经理”的光环中。在公司上班,平台资源、品牌、资金支持才是成功的关键,个人能力不过是锦上添花和冰山一角。所以你才会被裁,离了你公司照样转。

也不要总是看一些雷军、马云、乔布斯的传记。他们的成功也许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,但在实际启动和运营中,真的没多大帮助。

与其看大佬的光辉事迹,不如多看看周围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都有哪些成功和失败。这些才是值得我们参考的。

02

不创业,还能怎么活?

劝大家别轻易创业,并不是让大家直接躺平。

而是要换个活法:把“证明自己”换成“养活自己”,把“逆天改命”换成“细水长流”。

如果你铁了心想创业,那劝你一定要做好综合的考量,而且建议选择轻资产模式。

中年人创业,因为有一定的财富积累,很多人都会选择重资产模式(比如餐饮、实体店),动辄投入百万,一旦失败便难以翻身。

见过太多中年人,失业后本来还能靠积蓄维持一段时间,可一个创业冲动就把存款折腾光,最后连病都不敢生。

而反观那些白手起家成功的小老板,往往是从摆地摊、开小店起步,成本可控、灵活调整。

而且创业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,对胜利充满渴望,对失败也要做好接受准备。

失业后的挫败感很容易催生出“报复性创业”心理,试图通过快速成功挽回颜面。这种焦虑驱动的决策,极易让忽视风险,陷入“越亏越拼”的恶性循环。

如果你比较理智,认为自己不是创业那块料,还是想找份靠谱的工作。那就放低自己的姿态,给自己多一些选择。

其实中年危机的解药,就藏在认怂这两个字里。承认自己不再是主角,但一定要当个好父亲、好丈夫、好手艺人,换个工作也许并不难。

哪怕你以前月薪两万万,失业或是创业失败后去送外卖、跑滴滴也不丢人。丢人的是守着存款坐吃山空,还端着“前浪”的架子。毕竟靠自己的双手赚钱,干啥都不寒颤。

而且当你穿上骑手的衣服,或是把自己的爱车变成了网约车,说不定心里反而踏实了,至少知道赚钱不易,每一分钱怎么来的。

可能有人要问,有没有能在创业和再就业之间找个一个平衡点,不影响找心工作的情况下,有没有合适的副业推荐。

在这里,又要向大家推荐自媒体了,图文、短视频都可以,只要你有自己的爱好和一技之长,就能发挥其价值并赚到钱。

在之前的文章里曾经提到,随着DeepSeek、通义千问、豆包这些国产AI产品越来越强,自媒体人的天塌了。

因为这些AI工具让自媒体的门槛进一步降低,通过AI起号变得容易,可流量池就那么大,狼多肉少不好分了。

然而事物总是一体两面的存在,我们在看到AI使得自媒体生存环境更残酷的情况下,也要看到AI让更多人能进入自媒体这个行业,给他们带来了更多机遇。

哪怕自媒体再不好干,至少有的人之前望而却步,如今却可以靠着AI大步流星地往前走。

至少AI给了我们试错的机会,也没多少成本,真的建议每个普通人都能开通一两个自媒体账号。

可以分享失业后生活、创业的经历、自己感兴趣的爱好,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,在游戏、科技、历史等等很多领域生产有价值的内容。

这是一个打造个人IP,积累粉丝产生流量的过程,又是一个不断自我提升的方式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也许你熟练掌握了操作各种AI工具的技巧,还成了某领域的写作高手。不一定能赚多少钱,但只要坚持,每月多几千的生活费真不难。

最后再给大家做个总结:失业也好,收入下降也好,保全资产、调整心态、小步试错,才是穿越经济寒冬的最优解。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