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媒官网高调点赞,歼-36与歼-50双星闪耀,“白帝”浮出水面?

网上流传的歼36图

网上流传的歼50图
2025年开年未几,一篇来自全球知名军情媒体《战区》(The War Zone)的深度解析文章,让外界再度聚焦中国“下一代隐身战机”。标题直白而震撼——“新的视角:中国下一代战斗机家族露真容”。文章中高频提到两个代号:J-36与J-50,并首次放出疑似歼-36高清CG形态图。文章指出,这款新锐战机的外形设计已“超越F-22与苏-57的折衷逻辑”,更像是美军NGAD项目的东方镜像。
但真正引爆外网讨论的,是一段意味深长的文字:
“在J-36与J-50之外,还有一款隐身战机,从未被官方承认,却在多方卫星图与模拟演训中频繁出现。它,或许才是中国真正的王牌。”
“白帝”之名,再度悄然浮现。

神秘战机卫星图
二、“歼”影重重:J-36与J-50设计理念大不同,定位“双拳并举”《战区》在长文中明确划分了J-36与J-50的任务角色,指出:
J-36 = 远程重型隐身战斗轰炸机,可能由歼-20平台深度改进,融合“轰-20”技术元素;J-50 = 中型高机动制空战斗机,被称作“歼-10隐身版+X机复合体”,疑似应用“无尾三角翼+鸭翼布局”。从外媒提供的比对图可见,J-36更像美军B-21“缩小版”,具备内埋弹舱与超远航程;而J-50则强调空优缠斗与高态势感知能力。

网上流传的歼36
这与中国空军“多层制空、多波突防”体系不谋而合。你可以把它们看作“长戟+快剑”的组合——一者拔城摧坚,一者贴身制敌。
三、“白帝”传说再现:隐藏在系统之外的“王牌”,终究为谁而来?歼-36、歼-50出现在公开外媒文章中,固然重要,但文章最后一句话——“But there’s something even stealthier...”(但还有更隐秘的存在)却让不少军事分析师坐不住了。

某基地神秘战机

神秘战机与歼20对比
早在2023年,中国军迷圈曾疯传一张模糊卫星图:四川某飞行测试基地,一架“不像任何现役型号”的战机出现在跑道边缘,其尺寸接近歼-20,却具备奇异的后掠曲线与异形进气口。

航展上的白帝战机
随后“白帝”之名应运而生——
它既非五代,也非纯六代,而是一个混合平台,兼容空天高速突防与电磁压制。
《战区》此次首次以“高机动深空突防无人/有人战机”描述“那架神秘战机”,甚至提出一种颇具东方味道的定义:
“It’s a white shadow — China’s White Emperor. Stealth incarnate.”
外媒罕见使用如此具象的词汇,仿佛不是军事分析,而是写进了史诗。
四、硬刚F/A-XX?还是无形“碾压”NGAD?你以为这只是热闹话题?不,背后是国际军事博弈最真实的比拼。
《战区》分析指出,中国隐身战机下一步的逻辑,不再是“对标F-35”,而是系统对系统,战网对战网的比拼。

歼20与歼36合成图
J-36最大特点——航程与载弹,极可能比F-22多出60%以上;
J-50最大特点——可操作性与AI辅助协同,目标对准F-35 Block4之后版本;
而“白帝”项目所代表的新型隐身飞行器族群,则有望融合:
无人僚机(忠诚僚机)编队协同;高超音速打击载具接口;激光/微波电磁干扰模块;航天突防能力。用一句话概括外媒的惊叹:
“当美国还在为NGAD选厂商,中国已经迈入了‘两代并行,一代跳跃’的多型协同作战时代。”
五、从“武皇”到“白帝”:中国空军变局的隐线与明线从歼-20被戏称“空天武皇”,到今天J-36、J-50再掀波澜,再到“白帝”隐现,其实,中国空军的进化已经步入“非对称认知”阶段:

网上流传图
我方不说,外媒却忍不住说;我方不秀,西方却拼命找图对比;我方不证实,西方却不断推出假想图并试图解码。正如毛子网友在Reddit评论区吐槽的:
“Chinese fighter development is now a guessing game with real-world consequences.”(中国的战机发展已经成了影响现实的“猜谜游戏”。)
六、结语:“白帝”未现,风雷已动;下一个战场,不在高空,在认知歼-36、歼-50之所以引发巨大反响,不只是因为参数,更因为它们改变了外界对中国空军“跟跑”的刻板认知。

当“白帝”成为外媒主动命名的存在,这意味着:中国在空天平台话语权中,已经不是“追赶者”,而是“规则塑造者”。
但正如《战区》结尾所言:“技术领先是一回事,战略自信是另一回事。”真正决定空战胜负的,永远不是战机的形状,而是操控它的手,以及背后的国策大局。
而“白帝”是否真有其机?中国是否真在布局第六代之外的新代次飞行器?
答案,就藏在那片看不见雷达波的沉默天幕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