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克兰外交部宣布了!2025年11月13日,乌克兰外交部宣布,因缺乏成果,乌克兰方面至少在今年年底之前将停止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。 这消息听着突然,其实全是被现实逼的,乌克兰要是有半分办法,也不会主动把和平谈判的大门关上。 最直接的就是,这谈判压根儿没往正道上走。坐下来谈了多少次,核心的疙瘩始终解不开:乌克兰这边咬死了要把1991年边界内的地盘全收回来,不管是克里米亚还是乌东那几个州,半寸都不能让;可俄罗斯那边早就把这些地方当成了自己的,还说必须让乌克兰保证不加入北约,这才是谈判的前提。这俩诉求就像两条平行线,根本碰不到一块儿去。 更让人窝火的是,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了,之前双方说好交换1200名被俘人员,结果乌克兰只兑现了不到三分之一,俄罗斯自然觉得没必要再谈下去,乌克兰反过来也觉得谈判成了走过场,不如干脆停了。 再者,乌克兰心里也打着跟西方盟友的算盘。它打仗全靠美国和欧洲给枪炮、送钱,可最近这支援越来越不靠谱了。美国那边特朗普政府一会儿说不直接给钱了,一会儿又在导弹援助上含糊其辞,甚至还跟普京偷偷通了好几次电话,这让乌克兰心里发慌,怕自己成了大国交易的筹码。 欧洲这边更别提了,德国的坦克援助拖拖拉拉,匈牙利这些国家干脆公开反对给钱给武器,还有些国家嘴上骂着俄罗斯,暗地里还在买它的能源。乌克兰这会儿宣布停谈,其实是摆个姿态:你看我还在硬扛,你们可不能撒手不管,得赶紧把援助续上,不然这仗真没法打了。 国内的压力也逼得它没法松口。打了这么久,乌克兰老百姓对俄罗斯的怨气重得很,要是政府这会儿跟俄罗斯谈判妥协,丢了哪怕一小块地盘,都得被骂成“卖国”。 泽连斯基政府本来就靠着“绝不放弃领土”撑着民心,真要是在谈判桌上让了步,说不定国内就得乱套,这政治风险谁也不敢担。所以哪怕知道谈判停了会更难,也得硬着头皮说“不谈了”,这也是没办法的政治正确。 可这谈判一停,最直接的苦果还是老百姓先尝到。前线的士兵还得在战壕里熬着,冬天都来了,俄罗斯之前把乌克兰六成的能源设施都炸坏了,现在电力、暖气本来就不够用,再打下去,说不定连吃饭都成问题。 之前乌克兰出口的小麦占全球不少份额,现在仗停不下来,粮食运不出去,不光乌克兰农民没收入,全球粮食价格都可能跟着涨,咱们买面粉、面包说不定都得贵点。 对乌克兰自己来说,这更是把路走窄了。本来就靠别人救济过日子,现在说“还要接着打”,等于逼着盟友掏更多钱。可要是盟友真的扛不住了,不再给援助,乌克兰手里没武器、没军饷,到时候想谈都没资格了,只能任人摆布。 而且国际上那些想帮忙调停的国家,比如中国、巴西这些,本来还想撮合两边坐下来,这下子也没法下手了。不少国家可能还会觉得,是乌克兰不想和平,慢慢就会失去国际同情。 俄罗斯那边的反应也早能猜到。人家本来就说“随时愿意谈,但得接受现实”,现在乌克兰主动停谈,俄罗斯正好顺水推舟,说“不是我们不想和平,是对方没诚意”,把道义上的压力全推给乌克兰。接下来很可能会趁机加强进攻,把那些已经控制的地盘赶紧“稳住”,比如搞点所谓的“公投”,到时候乌克兰再想把地盘拿回来,难上加难。 西方盟友也被绑得更紧了。乌克兰停谈等于把“接着打”的担子甩给了他们,美国得接着拨钱,欧洲得接着送武器,可这些国家自己经济也不宽裕,美国国内对援助乌克兰的争议越来越大,欧洲好些国家的老百姓也早就厌战了。再这么耗下去,说不定盟友内部先吵起来,到时候乌克兰连靠山都没了。 更让人担心的是,外交大门一关,两边就只能靠打仗说话了。为了在战场上占点便宜,说不定会打得更狠,用的武器更厉害,到时候不光是士兵伤亡,平民受的罪也会更多。之前还能靠谈判喘口气,现在连这口气都没了,冲突只会越陷越深,想停都停不下来了。 说到底,乌克兰这步棋是被逼出来的,可走出去就收不回来了。一边是谈不拢的对手,一边是靠不住的盟友,还有压在头上的国内民意,停谈看似是“强硬”,其实是没了别的选择。 但不管怎么算计,最后遭罪的还是那些想好好过日子的普通人——谁不想冬天有暖气、桌上有粮食,不用躲在防空洞里过日子呢?可现在这扇和平的门一关上,这些最简单的愿望,恐怕还要等更久才能实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