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8年,日军包围大常村,情急之下,常大娘把肖华司令员藏在枣堆里,谁知日军尝了

乐山聊养生 2025-11-16 14:34:05

1938年,日军包围大常村,情急之下,常大娘把肖华司令员藏在枣堆里,谁知日军尝了一个枣子后,却说:“把枣子都拉走!”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日军在占领大片中国领土的同时,尝试通过建立军事据点和汉奸支援,逐步压制中国的抗日力量。与此同时,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游击战斗,力图在敌占区内开辟根据地,利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,开展持久战斗。 冀鲁边区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战区。在这里,常大娘用她的智慧与勇气,为八路军的战斗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。 大常村,位于山东乐陵的一个普通村庄,依山傍水,村民大多以种植枣树为生。常大娘年约五十,早年丧夫,独自抚养儿女,虽然生活艰辛,但她为人和善,乐于助人。 在八路军进入这一地区后,常大娘积极支持抗战,常常为八路军传递情报、送饭,甚至帮助隐蔽指挥所。她的家在村子的一角,院子里栽满了枣树,给她的家带来了生机,也为她藏匿革命火种提供了隐蔽空间。 1938年夏末,日军经过一番细致侦查,决定对大常村进行扫荡。村里传来敌军逼近的消息时,肖华同志与几名八路军干部正在常大娘家商讨抗日事宜。 常大娘的家已成为临时指挥点,战士们忙碌的身影在院中穿梭。日军迅速占领了村口,随即开始了对村民的搜查。常大娘见情况危急,心中闪过一个念头:枣堆。 那时,常大娘家院子里正晒着一堆高大的枣子,红彤彤的枣子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。枣子是村里的经济支柱,常大娘心想,若能将肖华藏在这堆枣子里,或许能够躲过敌人一时的搜查。她迅速决定,冒险将肖华藏入枣堆,头顶盖严,留一个小缝透气。接着,她继续忙碌家务,保持镇定,仿佛一切如常。 日军很快闯进了常大娘的院子,士兵们四处乱翻,严厉质问常大娘是否藏匿了八路军。常大娘依旧装作不知,摇头表示自己家中无任何外人。就在日军准备继续搜查时,突然一名士兵从枣堆旁走过,捡起一颗枣子,咬了一口,发现味道甜美,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。其他士兵纷纷尝了起来,连带军官也参与其中,纷纷表示这枣子好吃,并当即下令将这堆枣子拉走,作为军粮。 “把枣子都拉走!”这简短的命令改变了局势,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,开始用筐麻袋装枣。就在这一刻,常大娘心中一紧,眼见着枣堆开始被搬运,心中几乎无比焦急。她赶紧上前阻拦,声称这些枣子是家中唯一的收成,若是拿走,自己将无生计。虽然她的请求未能引起日军军官的怜悯,但却为肖华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。 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了激烈的枪声。民兵队伍开始反击日军,战斗愈加激烈。日军军官瞬间脸色大变,急忙拔刀指挥部队调转方向,冲向枪声的源头。 士兵们见状丢下了装满枣子的筐,纷纷撤离。常大娘赶紧掀开枣堆,将藏在其中的肖华救出,迅速带领他从后门离开。那一刻,肖华的心跳几乎停滞,差点被突如其来的混乱吓得失去冷静。 常大娘的机智和果断,帮助八路军成功脱险,也让肖华同志深感佩服。此后,常大娘家的地道成为八路军重要的秘密通道,这条地道曲折隐蔽,甚至能容纳大批人员和文件。地道的开掘需要费尽心思,但常大娘的儿子常树芬带领村民们日夜挖掘,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将这条生命线建设起来,为根据地的存续和扩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 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。”毛主席曾言,常大娘的行动正是对这一论断的最佳诠释。她虽然没有枪炮,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,但凭借她对国家的忠诚、对革命的支持,她以一己之力保住了革命的火种。她的行为激励了周围的村民,使得整个村庄形成了强大的抗日力量。 抗日战争的历史,正是由一个个像常大娘一样的普通百姓共同书写而成。在这个历史的洪流中,虽没有华丽的战斗,但每一次与敌人近距离的较量,背后都是人民的不屈与坚韧。冀鲁边区的抗战根据地正是在这种民众的支持与参与下,逐步扩展,最终成为抗日战争的坚实后盾之一。常大娘和她的村庄,便是这一段历史的缩影。 战后的岁月,常大娘依旧守着那片枣树和地道,静静地看着孩子们在抗战胜利的阳光下成长。她常说: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,才能赢得这场战争。”

0 阅读:0
乐山聊养生

乐山聊养生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