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主席料事如神,比常人早看几十年。 他曾说:“我死后,功过随他们评说去。二八开也

不急不躁文史 2025-11-16 13:54:44

毛主席料事如神,比常人早看几十年。 他曾说:“我死后,功过随他们评说去。二八开也好,三七开也罢。” 这就是伟大领袖的胸怀,好像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,轻描淡写,却又重于泰山。 他老人家自己都说:“人无完人,金无足赤。”他真正最在乎的是他的人民,对人民有利的事就做,对人民无利的事就改,终身做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这就人民领袖毛主席为人民的赤子之心。 韶山的冬天不闹腾,1893年12月26日,一个农家男孩落地,取字咏芝,后来改润之。 家里世代务农,父亲管得紧,磨下勤和硬;母亲心软,教出怜弱与肯帮人。 童年书袋不鼓,却眼睛亮。 1910年秋进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,校长一句“建国才”,像把钉子钉在门楣。 1911年春到长沙,读湘乡驻省中学;1912年春考入全省高等中学校,作文《商鞅徙木立信论》惊动老师,夸他“才气过人”。 不久退学,自在省立图书馆泡了大半载,世界地图摊开,心思就不愿再缩回抽屉。 少年爱翻《水浒》,知道世道有不平;也读《盛世危言》,胸口起伏。长沙时期迷上《民立报》,观念一拧,从君宪转向革命,辛亥风起,提枪入列。 第一师范并校后继续深扎,哲学、史地、文学一路啃,报刊成习惯,假期跑地方察看风土,脚上落土才踏实。 岳麓书院门匾“实事求是”四字,常常仰头看,记在心坎里。 1918年春,新民学会在长沙挂起招牌,旗子写着“改造中国与世界”。 五四风云压境,他组织学生联合会,主编《湘江评论》,下笔《民众的大联合》,把散兵游勇拧成绳;又北上同李大钊、陈独秀等接上火。 他发起湖南俄罗斯研究会,宣传十月革命,鼓励留俄勤工俭学,眼界越走越宽。 长沙的早期共产党组织由他与何叔衡合手创立,团员发展起来,青年团也在湖南生根。两人代表长沙早期组织出席党的“一大”,回省后迅速筹建中共湖南支部。 1922年5月,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成立;湖南自修大学随之办起,第一所干部学校,培养二百多人,后来成了各条战线的顶梁柱。 二十年代的脚印密,安源的井巷、车间的汽笛、工棚的煤尘,都见过他的身影。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、全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,粤汉铁路、安源路矿、水口山铅锌矿的大罢工接力登场,长沙泥木等行业也站了出来。 回韶山养病那阵没歇着,半年时间,二十多所农民夜校、二十多个秘密农会陆续点灯,韶山党支部成形,村里第一批党员宣誓,风向变了。 其后以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身份到湘潭、湘乡、衡山、醴陵、长沙五县调研,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摆清楚农民在民主革命里的位置,刀口对准问题的要害。 大革命挫折之后,八七会议精神带回长沙,省委改组,秋收起义在湘赣边打出红旗,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揭牌。“上山下湖”的主张付诸行动;酃县的新党员举拳宣誓,把党支部建在连上,神经末梢变得有力。 桂东颁布“三大纪律六项注意”,与朱德会师后,井冈山的脊梁立住,队伍不再是散沙。 1934年的通道会议上,局势逼仄,他看准敌我态势,力主西进贵州。 中央军委的“万万火急”电报像一记断喝,队伍当即拐弯。遵义会议从此有了前提,生死关头扳回一城。后来人说“料事如神”,其实是常年练就的“闻味道”的本事,风向一变,能先一步嗅到。 十四年抗战、三年解放战争,最后把共和国建起来。那二十年没回湖南,心却未离。1954年故地重踏,到1975年2月3日自长沙返京,五十次回湘,累计三百多天。看望师长,慰问烈属,与乡亲握手,给父母上坟。 农村走,工厂走,学校、部队也走,湘江边听汇报、开座谈,厚厚一叠材料翻得边角起毛。 农业怎么稳,工业如何提速,学校课桌够不够,文艺有没有生气,部队政治、军事抓得紧不紧,一项一项抠。诗句不时冒头,“芙蓉国里尽朝晖”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,也有“我失骄杨君失柳”的哽咽,这份哽咽压在胸口,转身还是干活。 1960年3月11日的夜里,长沙汽车电器厂灯火未阑,他在车间与技术员围着设备谈改造;1961年春,同刘少奇各带一支调查组下乡摸底,把农村的实情一层层拨开;1962年6月中旬在听取省委、省军区汇报时,民兵工作提到“组织、政治、军事”三落实,简单、管用。 1974年11月上旬听李先念汇报工交战线与财政,摆出一句话,把国民经济搞上去;中旬会见外宾后把邓小平单独留下,鼓励担起重任;12月下旬听周恩来汇报,着眼人事安排与大局稳定。 在湖南会见重要外宾十多次,其中有越南的胡志明,交往不拘场面,讲究实效。 他对名声看得淡,“我死后,功过随他们评说去。二八开也好,三七开也罢。”这话像门口挂着的一串风铃,风一吹就响,却不迎合谁的心思。“人无完人,金无足赤”,人间道理说得直白。真正当回事的,是“对人民有利的事就做,对人民无利的事就改”。 通道转兵是一把准,支部建在连上是一套法,工矿与田埂里是耐心活,回湘五十次是笃定劲。 历史是人民的活水,杰出人物在急弯处掌舵,在险滩处硬扛,功勋得由事实说话。

0 阅读:120

猜你喜欢

不急不躁文史

不急不躁文史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