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样是第一大河,为什么印度恒河的货运量还不到长江的1%?很多人以为是因为恒河它脏

芸霄记史 2025-11-13 21:01:51

同样是第一大河,为什么印度恒河的货运量还不到长江的1%?很多人以为是因为恒河它脏啊,诶,你说的是对的呀,但是单纯的脏它并不影响航运能力,主要还是因为人为抽水。   恒河的问题源头在于法拉卡水坝。印度政府在上游截走了六成的河水引入胡格利河,直接让下游水量骤减,泥沙堆积加速,航道变浅,孟加拉国更是陷入缺水困境。   原因并不复杂,恒河入海口在孟加拉国境内,如果印度帮下游治理,受益的就是邻国,印度宁可牺牲航运也不愿给别人方便。   更严重的是,恒河长期处于几乎不治理的状态,沿岸很多地方连基本的河堤都没有,河道几公里宽,水流分散、深度不足,航运基础被彻底削弱。   配合惊人的泥沙量——每年超过14亿吨——这种条件下想要维持稳定深水航道几乎是不可能的,更糟的是,水量减少后,恒河还得承担沿线生活用水和灌溉十亿亩农田的任务,自然无法维持航运。   除了自然条件和人为破坏,印度内部的分裂也是恒河的致命伤,各邦各自为政,彼此之间缺乏配合,上游不可能为下游释放水源,更不会为了全国的航运统一行动,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,任何综合性工程都停留在纸面,这种局面下,恒河纵有潜力,也难以发挥。   反观长江,今天的世界第一黄金水道,是七十多年的持续改造和举国之力的结果,新中国成立初期,长江口水深只有6米,想让万吨级巨轮进出几乎不可能。   从此开始,一代代人持续治理,前50年才硬生生加深了1米,期间遇到泥沙回淤、台风等重创,但国家并未放弃,顶尖专家反复论证,1998年启动新方案,2010年终于将水深提升到12.5米,使十万吨巨轮顺利通行。   长江的维护至今没有停止,上游水库群每年按调度在枯水期补水,保障下游航道畅通,2022年大旱,四川、湖南、江西等地纷纷牺牲本地利益,为长江干流补水——四川冒着缺电风险开闸放水,湖南和江西让洞庭湖、鄱阳湖提前干涸。   这种全国范围的协调和牺牲精神,正是中国能够完成超级工程、保障黄金水道的核心力量。   长江和恒河的差距,本质上是国家治理与协作能力的差距,中国在保障大动脉畅通时,能让全流域齐心协作;印度在面对自己的最大河流时,各邦只顾自身,甚至主动削弱航道。   恒河的问题不是自然决定的,而是人为选择的结果,如果缺乏统一的意志和长期的投入,再好的河也可能沦为无用之水。   你觉得,如果恒河也有长江这样的治理体系,它今天会成为印度的黄金水道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看法。    

0 阅读:130

猜你喜欢

芸霄记史

芸霄记史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