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6年4月7日,89岁高龄的杨尚昆不顾年迈,专程坐飞机来到延安,只因先前接到

混沌于浮云 2025-11-13 17:43:46

1996年4月7日,89岁高龄的杨尚昆不顾年迈,专程坐飞机来到延安,只因先前接到王毛毛的一通电话,毛毛是王若飞烈士的儿子,他告诉杨伯伯:当年在延安生活过的60多位革命后代,将自发组织前往延安,参加“四·八”烈士遇难50周年纪念活动。 说起这场空难,得先从1946年的国共谈判讲起。那时候,重庆和延安之间,明面上是和平对话,暗地里却是剑拔弩张。中共代表团刚从重庆谈完事,坐上C-47运输机返程,机上有王若飞、博古、叶挺、邓发这些重量级人物,还有他们的家属。飞机上午从重庆出发,中途在西安加油,一切看似正常。飞行员还通过无线电报告两次,说天气顺当。可谁知,快到延安时,飞机突然失踪。两天后,消息传来:全员遇难,坠毁在兴县黑茶山南坡。延安机场上,等着接机的干部群众傻眼了。 空难原因到现在也没个铁板钉钉的说法。官方报告多归咎于恶劣天气,黄土高原多雾,山高路险,能见度低。飞机是美军援助的型号,双引擎,设备不算落后,怎么就偏航了?有人私下议论,是不是西安加油时出了岔子,仪表被动了手脚。磁罗盘和高度表一乱,导航就丢了魂。甚至有传闻,周恩来后来在北京闲聊时点过一句,肯定有人捣鬼。可惜没黑匣子,残骸调查也只能靠目击者和电报拼凑。党史资料里,各家年谱说法不一:《毛泽东年谱》强调天气,《朱德年谱》暗示破坏,《周恩来年谱》干脆写成失事。没证据的事,就这么成了悬案,流传下来。 王若飞是这次空难中最让人惋惜的骨干之一。他1896年生在贵州,早年留学法国,接触马列主义,1925年入党。回国后干工人运动,情报工作,1930年代管西北特委,化名黄敬斋,骑马跑陕甘乡村,帮贫农分地。抗日时,他多次往返重庆延安,推动国共合作。重庆谈判,他是代表团成员,笔杆子一流,记录条款时跟国民党人争得面红耳赤。飞机上,他带着家属,本想早点回延安团聚,谁知成了永别。他的儿子王毛毛后来成了这次50周年纪念的发起人,五十多岁了,还保持重庆口音,组织六十多名后代自掏腰包包机去延安。 博古,本名秦邦宪,1907年江苏无锡人,早年进上海大学,投身五卅运动。留学莫斯科,学联共党史,回国后管共青团组织,1931年当上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书记。长征前指挥反围剿,遵义会议后转外交军事。抗日时期,他办解放日报,在延安窑洞校对稿子。重庆谈判,他负责多项协议讨论,飞机失事时正值壮年。他的经历从学生到领袖,跨越了党早期最艰难的阶段,空难让他中断了继续贡献的机会。 叶挺将军的离去,更是国共合作的一大损失。1896年广东惠阳人,早年保定军校毕业,北伐时率铁军打下汀泗桥、贺胜桥,名震一时。南昌起义、广州起义,他都冲在前头。抗日后任新四军军长,指挥渡江作战。西安事变后,他推动统一战线。重庆谈判,他作为军事代表,争辩条款时寸步不让。飞机上,他携夫人李秀文和三个孩子,本该是回家团圆,却全家罹难。他的铁军精神,成了后人缅怀的标杆。 邓发1906年广东云浮人,工人出身,香港海员工会骨干,省港罢工时组织封锁仓库。留学莫斯科学队形,回国管特科书记,上海弄堂交换情报。中央苏区宣传部长,长征过金沙江拉缆绳。抗日管北方局组织,延安整风办党校。 延安收到消息后,反应飞快。两天内,中央开会,毛泽东批悼词:为人民而死,虽死犹荣。4月19日,追悼会在延安机场举行,上万群众,花圈堆墙,灵车绕街,棺材抬到清凉山北坡安葬。那是后来建的四八烈士陵园,背靠青松,碑上刻名,下面放遗物。黑茶山也起了纪念馆,展飞机碎片和村民捡的物件。追悼会上,中央领导全到场,周恩来主持,朱德讲话。只有毛泽东没来,杨尚昆后来回忆,是因为主席正忙西北战场部署,不能分身。 1996年4月8日,陵园集会规模大。近百名烈士子女、亲属,加上延安老革命后代和数万群众,杨尚昆带头敬献花圈。中央宣传部刚命名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他讲话时说,历史曲折,但会给出公正答案,烈士功绩永记人民心。 杨尚昆此行不光是祭奠,还带出深意。五十年前,空难让党损失十二骨干,正值解放战争关键期。重庆谈判成果,本该巩固统一战线,却因意外中断。杨尚昆去延安,等于是给后代们一个交代,也提醒大家,革命代价不小。 杨尚昆晚年低调。1998年9月14日,北京医院,他感冒转重,凌晨1时17分离世,享年91岁。遗嘱丧事从简,骨灰运重庆潼南,埋兄长杨尚德墓旁。车队沿高速,家属捧盒护送。

0 阅读:485
混沌于浮云

混沌于浮云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