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就想问问,想吃口正经饭,人家指着犄角旮旯的野菜说,这不都能吃吗? 就我们南三环这块儿,那么大个永辉说没就没了,几万口子人,买个菜跟荒野求生似的。 有热心邻居去留言,说盼个大菜场。 你猜怎么着? 回复来了,好家伙,跟报菜名似的,一口气给我列了七八个地方。什么胡同里的小超市,得开十几分钟车才到的购物中心,还有几个我都没听过的生鲜店…… 然后,人家特别真诚地总结:你看,你们的需求,完全可以满足。 我一下就给气笑了。 这压根就不是一回事儿好吗? 我们要的是一个能推着车,从蔬菜水果逛到海鲜熟食,一站式解决全家温饱的“粮仓”。是一个社区的“生活中心”。 人家给你列出来的是一堆能“活着”的地方,而我们想要的是一个能“生活”的地方。 能凑合,和过得好,那能一样吗? 在他们的地图上,那些点点是“商业配套”。在我们每天的步子里,那些距离是实实在在的时间、体力和麻烦。 哎,有时候真觉得,咱们说的“生活”,和文件里的“生活”,可能压根就不是一个东西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