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红婵家那块被传200平的地皮,被喷“特权房”整整半年,结果官方甩出文件:人家走

惜陈谈娱乐 2025-11-12 12:37:48

全红婵家那块被传200平的地皮,被喷“特权房”整整半年,结果官方甩出文件:人家走的是“国家有重大贡献人员优先”通道,白纸黑字,连村民代表都按过手印。 这事儿得从2025年5月3日说起,全红婵老家湛江迈合村的自建房正式动工,消息一出就引发热议。有网友仅凭网传图片,就断言这是“特权房”,甚至质疑土地面积超标,殊不知实际审批面积只有120平,并非传言的200平。 这份宅基地并非临时划拨,早在2021年全红婵14岁夺得东京奥运会金牌后,村委会就依据政策认定其为“国家重大贡献人员”,启动宅基地优先审批流程。历经村、镇、县三级审核,2022年正式公示,村民代表全员签字按手印,全程公开透明。 谁能想到,这位世界冠军的家庭,曾长期处于困境。2021年前,全红婵一家7口是村里的低保户,母亲2017年车祸后失去劳动能力,哥哥初二辍学养家,全家人挤在果园里的铁皮房,连汽车都只能停在杂物堆里。母亲曾含泪坦言,最大心愿就是建一栋房,让孩子们每人有间独立房间。 全红婵的“重大贡献”绝非虚名。2021年东京奥运她五跳三满分破纪录,2024年巴黎奥运包揽单双人10米台两枚金牌,成为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三金得主,2025年10月又获评全国体育系统先进个人,央媒多次点赞她的坚韧与自律。 建房资金也与“特权”无关。哥哥全进华靠直播创业挣钱,全程承担建房费用,没动用全红婵的商业收入。施工方出于敬意,特意搭建专属项目部保障质量,网友建议下将两层设计改为三层半,还加装了电梯方便老人,每一处细节都透着朴实的需求。 2025年11月争议最烈时,迈合村村委会晒出红头文件和审批台账,直接打脸质疑者。同村大爷看完即将封顶的新房,回头就训自家孙子:看看人家闺女,拿奥运金牌换块地,你打游戏连排位都上不去。 网友看法两极分化却渐趋理性。支持方说:土地是国家的,使用权只该给有贡献的人,她拿命拼来的荣誉,配得上这份优待。反对方也从最初的盲目指责,转向讨论“政策边界”,认可合理质疑但反对人身攻击。 这事儿还推动了政策完善,湛江市顺势出台《杰出运动员保障条例》,将类似奖励机制明确写入规章,广东多地也纷纷跟进。其实不止全红婵,苏炳添夺冠后获家乡人才住房奖励,谷爱凌也享受过相关政策优待,这本就是对为国争光者的应有回馈。 在我看来,这场争议的核心不是“有没有特权”,而是“贡献与回报是否匹配”。全红婵用日复一日的训练、数枚奥运金牌为国争光,家庭又确实符合住房困难条件,这样的优先审批,是政策的公正而非倾斜。 未来,随着相关条例的完善,类似争议会越来越少。但也该允许合理质疑,只是质疑前不妨先了解真相:那些看似“轻松”的优待背后,往往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付出与坚持。 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或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

0 阅读:20
惜陈谈娱乐

惜陈谈娱乐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