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电力系统,最全利好梳理(附名单)领域一:海上风电- 核心逻辑:在落实海洋经济高质量要求的背景下,意见特别提出要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开发与消纳,持续推进近海风电开发,并试点建设超大功率深远海风电机组。- 代表公司:上海电气、明阳智能、金风科技、东方电缆、亨通光电、新强联、泰胜风能、中绿电等。领域二:光伏与水电- 核心逻辑:作为绿色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光伏与水电是当下最成熟的类型,意见提出,要加强高效低成本光伏、风电技术研发,并依托西南大型水电基地,优化配置新能源。- 代表公司:隆基绿能、通威股份、晶澳科技、天合光能、长江电力、华能水电、国投电力、川投能源、桂冠电力等。领域三:绿色算力用电- 核心逻辑:随着AI产业发展,算力用电在全社会用电量占比持续攀升,意见指出要加强新能源与算力设施协同规划布局及优化运行,推动算力设施绿色发展。- 代表公司:长江电力、协鑫能科、国家电投、中国能建、四方股份、科华数据、美利云、智光电气等。领域四:特高压- 核心逻辑:特高压是我国电力能源外送的核心主渠道,尤其针对跨区域、大容量的清洁能源输送,占据主导地位;意见提出加强调节能力建设,提升电网承载力,确保新能源高效消纳。- 代表公司:国电南瑞、特变电工、思源电气、中国西电、许继电气、平高电气、保变电气、国电南自等。领域五:柔性直流输电- 核心逻辑:柔性直流输电克服了海上风电自身随机性、间歇性和不可控性特点,具有显著优势,意见提出,试点试验高比例新能源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。- 代表公司:保变电气、中国西电、特变电工、神马电力、永福股份、中元股份、长缆科技、通达股份等。领域六:虚拟电厂- 核心逻辑:意见指出,要深化虚拟电厂协调运行控制技术应用,扩大新型负荷灵活调节技术应用;同时,4月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。- 代表公司:国电南瑞、国信网通、林洋能源、南网能源、恒实科技、安靠智电、朗新集团、特锐德等。领域七:智能电网- 核心逻辑:意见指出,要加快构建主配微协同的新型电网平台,提升电网承载力,并推动智能微电网、新能源接入增量配电网等新业态健康发展。- 代表公司:中国西电、双杰电气、金盘科技、许继电气、顺钠股份、智洋创新、万胜智能、力源信息等。领域八:储能- 核心逻辑:意见指出,要创新应用液流电池、压缩空气储能、重力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,加快突破大容量长时储能技术;同时AI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高需求,也使得储能成为重点布局。- 代表公司:比亚迪、阳光电源、鹏辉能源、南都电源、固德威、中恒电气、智光电气、南网储能等。综合来看,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与AI算力用电爆发的背景下,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不再是远景规划,而是迫在眉睫的系统性工程。上述八大领域,共同构成了新型电力系统从“发-输-配-用-储”全环节产业链,并被写入指导意见,未来发展可期。
